首页 > 健康资讯 > 疾病预防保健

盛夏谨防阴暑

作者: 管理员  阅读次数: 7976 发布时间: 2013-07-24

中医认为,暑伤有阴阳之分,“动而得之者为阳暑”。我们平时指的中暑大多是阳暑,多在暑热或高温、高湿环境下发生,人们对于阳暑的预防准备也较充分,而对于“阴暑”在认识和准备上都不足。《时病论》有云:“病暑者,阴暑居其八九。”

阴暑,即“静而得之者为阴暑”,乃风、寒、湿邪侵袭机体引发。夏天暑湿热盛,人体毛孔开张,腠理疏松。人们在睡眠,午休或乘凉时,过于避热趋凉,如彻夜打开空调并调至低温,猛吹风扇;或夜宿在室外,在阴寒潮湿的树荫下或水亭中地方久待,或剧烈运动劳作后用冷水浇头冲凉;或快速大量饮用冷开水,冰镇饮料或水果等均可导致风、寒、湿邪侵袭机体而引发“阴暑”,出现发热恶寒、无汗、身重疼痛、神疲倦怠、腹痛泄泻、舌质淡、苔薄黄,脉弦细等症。阴暑通常夹带寒湿,湿邪粘滞,故病程较阳暑长。

预防“阴暑”,首先切记不可贪凉,空调温度不宜过低(26℃),风扇不宜过强,忌剧烈运动大汗后冷水淋浴,生冷食物应节制。若患阴暑,中医治疗宜用辛温解表化湿法,可以服用汤药,中成药可对症选用霍香正气软胶囊(水)、保济丸等口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