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资讯 > 疾病预防保健

防艾宣传 | 艾滋病知识科普

作者: zjyyyfbjk  阅读次数: 10321 发布时间: 2019-12-01

艾滋病,全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英文名称“AIDS”,起源于非洲,后因殖民传入美国,中国的第一例艾滋病病例是1985年在一位来华旅游的外籍人士身上发现的。艾滋病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中国疾控中心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报告新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14.9万例,其中性传播比例超过90%。而世界范围内,2018年底,约有3790万艾滋病毒感染者。就目前而言,艾滋病毒仍然属于一项全球主要公共卫生问题,到目前为止已造成3200多万人死亡。


、艾滋病(AIDS)自然病程

1.窗口期:HIV感染后到形成抗体前一般为2-18周,很少超过6个月,血中查不到HIV抗体,具有较强传染性。有急性感染症状,但是无法在体内检测到病毒。

2.潜伏期:无症状携带病毒阶段平均为8-10年,不同感染途径潜伏期长短不同,存在个体差异,与患者本身的免疫功能、机体的状况、病毒的毒力、数量等有关,没有特异的症状,通过实验室可检测出HIV抗体阳性,具有传染性。

3.急性感染期:潜伏期的2-4周,类似流感症状,通常出现在血清阳转之前,出现发烧、疲劳、咽炎、淋巴结肿大、皮疹等,一般自限性表现不经治疗持续10天左右,症状可自行消失,仅50~60%的人会出现。


二、感染艾滋病毒有哪三大途径?

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途径主要有三条:血液途径传播性途径传播母婴途径传播。


三、下列日常生活接触不会感染艾滋病

    食物、饮水、空气;礼节性亲吻;礼节性拥抱;双方手部皮肤完好时的握手;公用马桶、浴缸;蚊虫叮咬;纸币、硬币、票证。公共场所的一般日常生活接触,如同在一个教室上课、各种公共交通工具的座位、扶手,办公室的办公用品,工厂车间的工具,以及影剧院、商场、游泳池等场所的接触。


三、怎样预防艾滋病?

1.安全性行为:加强道德教育,禁止滥交避免与HIV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高危人群发生性接触在所有性行为中使用安全套


2.不要共用针头:如果需要诸如海洛因这样的麻醉剂不要和别人共用针头也不要使用已经被人使用过的针头医护工作者遵循了一定的安全措施就可以避免艾滋病在病人和工作人员间、病人之间的传播


3.避免不必要的血液暴露:如美容、文身、扎耳朵眼、修脚等行为这些均有血液暴露如果必须进行上述操作行为不要图价格低廉的操作室或没有卫生合格证的机构做这种高危操作行为因为如果这些用具没有进行严格消毒很容易造成HIV病毒感染


4.不共用生活用品:避免共用牙刷、剃须刀等物品女性月经期要注意卫生


5.注意外伤防护:工作中如有外伤体育运动外伤等引起的流血一定要注意保护自己在救护伤病员时避免破损的皮肤接触伤员的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