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一周年 相伴医路情”——浙江医院举行“五四”志愿者服务队培训活动
作者: 宣传统战部 阅读次数: 7683 发布时间: 2019-06-24
2019年,迎来了浙江医院建院65周年和两院区协同运营一周年,“五四”志愿者作为特殊的“浙医人”,一同见证、参与了三墩院区的发展之路,在促进和谐医患关系构建和助力“最多跑一次”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浙江医院“五四”志愿者服务队的不断扩大,为进一步提升两院区医疗服务品质,传递医院人文关怀,方便患者就医,6月23日下午浙江医院团委组织“感恩一周年 相伴医路情”——浙江医院“五四”志愿者服务队培训活动,积极推进两院区志愿者服务工作全面规范、专业化进程。
领导致谢
活动由浙江医院团委书记厉敏主持,浙江医院党委书记严静、院长洪朝阳首先以视频的形式向无私奉献的志愿者们表达了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严静表示,浙江医院三墩院区即将投入运营满一年,在这一年里,志愿者们辛勤无私的付出让人敬佩,他们从门急诊病房等各个方面,为患者提供了周到的服务和保障,也让来就医的患者家属对浙江医院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志愿者是浙江医院大家庭一员,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我们的患者得到更满意的就医体验。
洪朝阳感谢各位志愿者默默的付出和无私的奉献,他希望今后志愿者与医院携起手来,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课程培训
培训课程拉开大幕,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团委副书记王雷首先为大家授课《凝聚志愿力量 助力健康浙江》,他从健康中国的理论基础、全省卫生健康重点工作、卫生健康行业志愿服务工作三方面谈了谈对志愿者服务的思考。
王雷表示,医疗卫生志愿服务之所以蓬勃发展,不仅是因为医疗卫生与志愿服务同源共生,而且以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等要素为核心的医疗卫生职业精神与无私奉献、平等友爱、助人自助、和谐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一脉相承,他们的共同特征就是人道主义。他同时希望,医疗卫生志愿服务项目能够实现与中心大局的有机结合,建立完善的项目管理制度及良好的社会动员机制,促进团队建设和青年成长。
随后,青年宣传大使——浙江医院心血管内科杜常青副主任医师、急诊科马霜霜医师、普外科裴茂玮医师、医学检验科孟妍医师结合临床较为常见的案例,以简洁明了的表述,分别为在座的志愿者们带来生动的医学科普串烧:认识“急性胸痛”与“胸痛中心”、海姆立克急救法、普外科疾病科普知识、常见检验报告单的解读。
西湖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医疗照护病房护理负责人项巧珍为志愿者们讲述了“向阳花·守护生命——浙江医院安宁志愿服务”,该志愿服务团队在刚刚落幕的浙江省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上收获铜奖。
项巧珍介绍,在人口老龄化加剧,肿瘤患者及疾病终末期患者日益剧增的大背景下,如何守护患者生命的“最后一公里”,让他们的生命“美到最后”成了亟需思考的问题。浙江医院向阳花·守护生命安宁志愿者团队依托于浙江医院老年医学专业平台,立足“西湖模式”,针对安宁志愿者进行安宁疗护知识培训,及公众生死教育、安宁疗护理念宣传推广,在终末期患者及家属的“身、心、社、灵”照护方面提供帮助。团队现有核心志愿者15人,开展4项特色安宁志愿服务项目,开展志愿服务604人次,累积1208小时。
最后,门诊部主任王亚利、财务部副主任沈建茹、医保和物价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周子路分别就“最多跑一次”——在改革创新中改善服务质量、自助机操作的常见问题、常见医保分类和政策等为志愿者们做了相关培训。
“五四”志愿者展示
在志愿者展示环节,两名浙江医院五四志愿者杨云祥、李凤萍分别为自己的志愿者“生涯”发声。
杨云祥说:“做志愿者,每天为患者服务,我很开心!”他特别提到,在日常服务中,经常有患者为他的贴心服务感动,当询问他的姓名时,他总是这么回答:“不要问我叫什么名字,我来这里,就是来为大家服务的,你要记住我,就记住我背后的这几个字——浙江医院五四志愿者。”
李凤萍则以自己亲身就诊体验,向大家讲述了自己初来浙江医院,被浙江医院医生高超的技术、高尚的医德所感动,从而决定以志愿服务来回报医院,为更多的患者带来方便。
活动尾声,浙江医院团委为志愿者管理办公室徐宏来老师颁发《徐宏来老师与五四志愿者服务队》一书,以感谢他为志愿者服务队的辛勤耕耘与无私付出。
徐宏来表示,每个人的志愿都是有着难以评估的价值,都有着改变社会的潜力。每个点滴的志愿看似很少,但却体现出一个人对他人的关爱,对于社会的归属与回报。浙江医院的志愿者们不畏严寒、不畏风雨,几乎每天都在医院的各个角落忙碌着,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志愿者的身影。徐宏来说:“我们的志愿者来自五湖四海,对于自己的服务从来不喊苦,虽然有点累,但能为患者做力所能及的事,我们心里很高兴,在做志愿者的同时,可以结实更多的好友,也让我们学会感恩,更了解到了医务人员工作的辛苦。”
活动最后,志愿者合唱浙江医院院歌,浙江医院“五四”志愿者服务队培训活动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