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住院7次全因这种毛病
作者: 宣传统战部 阅读次数: 7213 发布时间: 2019-01-23
商报讯 (记者 陈敏娜 通讯员 吴婧 吴玲珑)
15天、11天、24天、20天、19天……这组数据看着看普通,却是69岁的沈大伯的住院天数。而让人惊讶的是,从去年6月底以来,他7次入住浙江医院三墩院区,每个月都要到医院报到一次。也就是说这半年多来,他一半的时候是在医院病房中度过的。到底是什么毛病,让他病情反复,数次住院?
浙江医院呼吸内科杜坚宗副主任医师介绍,沈大伯7次住院,除了第一次是因为接受了胃造瘘手术外,其余6次皆因咳痰、气急症状入院,进而查出吸入肺炎所致。
“吸入性肺炎具体是指意外吸入口腔分泌物或胃内容物等引起的肺部感染,多见于脑血管后遗症患者和醉酒的人,由于神志不清容易误吸食物或将呕吐物吸入肺部,导致肺炎。”杜坚宗说,沈大伯不仅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同时还是帕金森病、陈旧性脑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了规避吸入性肺炎的肺炎,平时建议靠胃管进食,从胃管灌入流质食物,以保证患者摄入足够的营养、水分和药物。
若是严格按照胃管进食方式,沈大伯不至于每月都会犯吸入性肺炎,杜坚宗推测,这或许是因为患者没有严格遵医嘱,馋嘴贪吃美食了。
该院神经内科主任李雅国也提醒,临床中,脑卒中患者常有吞咽障碍,而误吸是吞咽障碍导致吸入性肺炎的主要原因,“吞咽障碍不可怕,可怕的是误吸”。误吸是指进食(或非进食)时,在吞咽过程中有数量不一的食物、口腔内分泌物或胃食管返流物等进到声门以下的气道,而不能随着吞咽动作顺利地进入到食管。30%~65%的脑卒中患者存在吞咽障碍,而42%~54%吞咽障碍的脑卒中患者会发生误吸,37%出现误吸的患者会进一步发展成肺炎,而肺部感染是脑卒中后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引起吸入性肺炎是脑卒中非常严重的并发症,常常使病情更加复杂化,甚至因此而死亡。”李雅国提醒,患有吞咽障碍的患者一定要及时康复、避免误吸。像沈大伯这样,尽管多次吸入性肺炎全部化险为夷,但反复多次住院的经历也是让他和家人身心俱疲。
说起照顾病人之苦,沈大伯的爱人眉头紧锁:“每个月都来医院报到,太烦了,但是又很无奈,为了老伴的身体。幸亏这里的医护人员都很细心、照顾周到,不然真的不知道这些日子怎么熬过来的。”
浙江医院三墩院区自投入运营以来,因病房干净敞亮,人性化的医护理念而让患者及家属啧啧称赞。
81岁的张奶奶是去年三墩院区投入运营后的第一个住院患者,当时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的她住院一周后回家休养,对三墩院区呼吸内科医护人员的照护理念、工作态度留下良好印象。最近因为气候变化,张奶奶又住进了呼吸内科病房。
“这里环境好,医生护士把我妈妈照顾得很好,各方面都很满意,”张奶奶的儿子如此表示,还洋洋洒洒写下两页“住院心得”——“整洁的环境,先进的设备,以及医护人员的每一张笑脸,都成了老人加茶余饭后的谈资……完全有一种回家的感觉!”
《每日商报》 2019年1月23日 11版 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