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宣传

浙江医院脑科中心正式成立 为周边居民带来最大获益和最佳预后

作者: 宣传统战部  阅读次数: 7927 发布时间: 2018-11-06

    时报记者 潘洁 通讯员 王婷 吴玲珑


    11月4日,浙江医院脑科中心正式成立。据浙江医院院长严静介绍,脑科中心是以神经系统疾病为核心,整合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神经介入、神经电生理以及神经康复等相关学科,以实现多学科充分融合、优势互补为目标的神经病学医疗诊治中心。

    自10月试运营以来,已开展41台脑血管相关的介入治疗,门诊量较之前翻了一番,为周边居民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提供7×24小时及时高效的救治

    “脑卒中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最重要的就是能够第一时间送到附近的医院进行专业救治,浙江医院三墩院区脑科中心能够为周边的患者提供7×24小时及时高效的救治。”严静说。

    秦大伯今年80岁,家住三墩。今年10月9日9点左右,他起床后发现自己讲话有些讲不灵清。一开始,家人也没有注意到异常,直到中午11点左右,秦大伯手都举不起来了,言语含糊,才引起警惕,家人赶紧将其送到了浙江医院三墩院区。

    “秦大伯被120救护车送到医院急诊后,急诊科马上通知了脑血管诊治团队。经过快速CT检查发现,秦大伯颅内大脑中动脉阻塞。”浙江医院院长助理、脑科中心主任万曙主任医师说。

    11点半左右,脑血管内科溶栓团队给秦大伯进行了溶栓处理。1个小时不到,秦大伯的症状略有减轻,但效果不是很明显,于是介入团队在和家属经过沟通后,马上将其送入导管室。

    12点半左右,团队给秦大伯做了造影、快速穿刺等,结果再次证实,秦大伯是中动脉阻塞。最后,团队启动取栓流程,短短20分钟就完成了。

    下午2点,秦大伯被送到了重症监护室进行监护和观察。下午4点多,他的情况已经稳定。

    给患者带来最大获益和最佳预后

    然而第2天,CT检查发现,秦大伯的梗塞面积加大,合并伴有出血。“约有一半的患者会出现秦大伯这样的情况,主要是因为年龄等因素,导致大脑对缺血的耐受比较低,取栓后,远端区域由于各种原因,仍旧可能出现梗塞。”万曙解释道。

    由于检查显示,秦大伯脑中线偏移,于是第3天下午,团队给秦大伯进行了开颅手术,去除骨头。万曙表示,这主要是为了减少梗塞范围继续扩大,同时减轻大脑压力。

    术后第2天,秦大伯便慢慢苏醒,尽管话还不能讲,但意识清晰,手脚肢体功能也有所好转。

    “术后七八天,秦大伯就开始了早期康复治疗。”万曙说,脑卒中,俗称脑中风,作为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种疾病。其中,缺血性卒中即脑梗死,占85%。

    脑卒中是由生活方式、环境、遗传等多种因素共同导致的疾病。它是目前导致我国人口致死致残的首要病因。

    “时间就是生命,对于脑血管疾病患者来说,每延误5分钟,后期康复或相关治疗要延误1周以上。”万曙说。

    因此,对于脑卒中患者,特别是像秦大伯这样颅内大血管急性闭塞的脑卒中患者来说,家门口的综合性医院非常重要,能够大大缩短送医时间,从而给患者带来最大获益和最佳预后。

    采取“多学科一体化全程管理”

    浙江医院院长严静介绍,浙江医院三墩院区以多学科专业团队形成十大诊疗中心,在人才储备上依托浙江医院的优势学科,围绕中心制,积极引进各专科专业人才,打造成了一个人员充足、结构合理、专科齐全、技术先进的强大医疗团队。

    脑科中心就有这么一支拥有健全专家团队建设及高效救治模式的卒中团队,与杭州市120急救中心联动,综合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放射科、急诊科、检验科、康复医学科、营养科等科室力量,对每一位卒中患者采取“多学科一体化全程管理”。

    “目前,浙江医院三墩院区及灵隐院区均已为急性脑卒中患者开辟了急诊绿色通道,开展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静脉溶栓及介入取栓手术。”万曙说,“由卒中团队专科医师24小时值守,脑卒中患者被送到医院急诊后,一键式启动‘脑卒中绿色通道’,免去患者等候的时间,可由专科医生立刻判断病情进行初步诊断,并在第一时间完成一系列必要检查。”

    确诊为急性脑梗死后,如患者在急救时间窗内并符合静脉溶栓和介入取栓指证、家属知情同意后可立即进行溶栓及取栓治疗,让患者得到及时高效的救治,缩短了入院后到溶栓前的这部分时间,极大提高急救效率,为患者争取最大获益。

    秋冬季节

    要警惕脑卒中的发生

    那么,脑卒中有哪些症状呢?万曙介绍,脑卒中的常见症状为:意识丧失或抽搐;一侧肢体无力或麻木;一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说话不清或理解语言困难;双眼向一侧凝视;一侧或两侧视力丧失或模糊;既往少见的严重头痛、呕吐;眩晕伴呕吐。

    “一旦出现以上任何一种症状,都要及时到医院就诊。”万曙说,市民也可以熟记“120口诀”,从而快速识别脑卒中发生:

    1看1张脸:不对称,口角歪斜;2查2只胳膊:平行举起,单侧无力;0(聆)听语言:表达不清,表达困难。有上述任何突发症状,快打120。

    秋冬季节,气温下降,人体内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使得血管收缩强烈,血压升高,容易引发脑卒中。那么,如何预防脑卒中的发生呢?万曙提醒市民,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预防:

    一、控制或改变危险因素,降低复发风险。

    1.控制血压。如果有糖尿病、高血脂,血压应控制在<130/80mmHg;如果无上述合并症,血压应控制在<140/90mmHg。

    2.控制血糖。总体建议目标糖化血红蛋白值HbA1c≤7%。

    3.控制血脂。如果有冠心病、糖尿病,应控制在LDL—C<80mg/dL;无上述合并症,应控制在LDL—C<100mg/dL。

    二、合理改善生活方式。

    1.戒烟戒酒。

    2.劳逸结合,注重睡眠。

    3.清淡饮食。限盐:北方每人每日平均食盐量先降至8g,以后再降至6g,南方6g以下。限油:食油摄入量不宜超过25g或30g。

    4.减重。男性腰围控制在85cm以下,女性在80cm以下,体质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控制在26以下。

    三、自我管理。

    1.遵照医嘱,坚持服药。

    2.定期监测血糖血压情况。

    3.合理饮食。专家建议每日摄入新鲜蔬菜400~500g,水果100g、肉类50g、鱼虾类50g,蛋类每周3~4个;奶类每日250g,食油每日20~25g;少吃糖类和甜食;若患有糖尿病,请另行遵照医嘱。

    4.适量运动。成年人(部分高龄和身体因病不适运动除外)每周至少5天,每天30-45分钟的体力活动,如散步、广场舞、太极拳等。

    《青年时报》 2018年11月6日 07版 健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