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 媒体宣传

喝完水后多久上厕所比较合适?

作者: 宣传统战部  阅读次数: 875 发布时间: 2023-12-25

   记者沈佳慧 通讯员陈雨虹、吴玲珑报道 为了维持人体机能的正常运转,我们每天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及水分,经过新陈代谢,血液中的代谢废物及多余水分最终形成尿液,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体外。

  但是在生活中,有些人一喝完水就想上厕所,有些人则喝完水后很长时间都没有尿意,这是怎么回事?到底哪种现象更健康?

  喝完水后

  间隔多久上厕所比较合适?

  浙江医院泌尿外科主任郁建迪主任医师解释,水变成尿液,一般需要30~45分钟,但由于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再加上尿液的形成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喝水后排尿的频率和时间也不一样。

  不论是喝水后就想小便,或者半天不去厕所的人,都可能属于正常现象。

  一般来说有六类因素会影响排尿的间隔时间:

  膀胱容量是影响排尿的重要因素。膀胱体积小的人尿液储存量少,稍微有尿液产生就会刺激膀胱产生排尿的信号。

  逼尿肌功能也会直接影响到人们的排尿时间。膀胱为肌性器官,其肌肉也称逼尿肌,通过肌肉松弛、收缩功能来储存及排出尿液。简单来说,逼尿肌能够控制人们身体中尿液的储存量。

  还有喝水和憋尿习惯对排尿也有一定影响。

  不少人因为工作或学习的原因,有长期憋尿的坏习惯,但这会使膀胱内壁的敏感性降低。而一旦膀胱敏感性降低,即便膀胱中已经有充盈的尿液,也不会产生很强的排尿感。郁建迪提醒大家:憋尿不是好习惯,要趁早改掉。

  排尿时间还与出汗量大小有关。天热时出汗多,体内的水会更多地以汗液的形式被排出体外。因此,夏天喝水多却排尿少,也是种正常现象。而当气温降下来,或者总是待在空调房里,汗液蒸发少了,大部分水分排泄的工作交给了肾脏,尿液就相对比较多了。

  除了以上这些,压力情绪也会影响排尿。长期处于精神高度紧张的状态,会增加肾脏及膀胱的负担和压力,从而促进尿液的产生排出。精神压力过大的人排尿次数增多,夜尿频繁。

  排尿习惯的改变

  警惕是疾病到来的信号

  相较于排尿时间的间隔,我们真正要关注的,其实是排尿习惯的突然改变,如突然排尿次数增多或减少;夜尿频繁;又或者是存在尿急、尿痛等问题,这有可能是疾病到来的信号。

  首先有可能是肾功能受损。肾脏是水分的主要代谢器官,而尿液的形成需要经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等过程,因而肾功能受损最明显的症状是排尿量、尿色及尿液形态的改变,会出现尿频、夜尿增多、泡沫尿、血尿等情况。

  也可能是下泌尿道问题。如果存在下泌尿道的感染、腔道相关的梗阻、刺激性病变(尿道炎、尿道结石、膀胱结石等)或者膀胱过度活动症(神经、肌肉功能相关),都可能会造成排尿频次、排尿量增加等改变。而与此同时,还可能会伴随排尿疼痛、尿色异常、腰痛等现象。

  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过高,血液中的渗透压也会发生变化,人会时不时地感觉到口干,就会不断地补水,不论是白天还是夜晚,尿量都会增加,且可伴有吃得多、体重下降的情况。若是本身血糖偏高,还经常性夜尿增多,就要关注是不是已经发展成糖尿病了。

  对于男性,当前列腺受到感染时,会导致前列腺充血、水肿,造成膀胱出口的部位有明显的刺激,从而导致尿频、尿急、尿不尽、尿痛的现象;当前列腺功能退化导致前列腺增生时,除了会引起排尿不畅、排尿困难之外,还会因每次排尿不充分,导致膀胱有效容量减少而出现尿频。

  对于女性,当子宫肌瘤体积较大或位置异常时,会压迫到膀胱,导致膀胱容量缩小,从而引起尿频。

  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培养良好的作息时间,不要熬夜,注意饮食清淡,不要暴饮暴食,少吃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多饮水,勤排尿。此外,还要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增强免疫力,并定期去医院进行检查,以便于能及时观察肾脏的情况,预防疾病的发生。

  2023年12月25日 《浙江工人日报》 3版 养生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