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阳康”后出现这种症状……会持续多久?解答来了
作者: 党政综合办公室 阅读次数: 1541 发布时间: 2023-02-01
近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春节期间疫情防控有关情况。
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锋介绍,春节期间,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相关部门持续做好服务保障,广大医务人员和各行业工作者坚守岗位,防控工作平稳有序,“乙类乙管”措施落地见效。目前全国整体疫情已进入低流行水平,各地疫情保持稳步下降态势。
春节后返程人流增加,要做好交通工具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常态化疫情防控,坚持做好个人防护。
农村仍然是当前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要始终紧盯关键环节,做好重点人群健康监测,全力保障群众的就医用药需求。
浙江医院老年病科主任陈旭娇主任医师强调,经过新冠感染的重创,多数人快速“阳康”,但也有人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可能被虚弱、乏力、咳嗽、情绪低落等症状困扰,尤其是身体底子本就不好的老年人。
转阴后身体多久能好透
对于免疫功能正常的人来说,从感染到完全清除病毒,整个过程大概需要2~3周。想要恢复到感染前的状态,每个人的情况和所需时间也不同:
●阳康后,身体可能存在各种持续症状,大多会在2~3个月内消失。
●感染时的症状越严重,恢复起来需要的时间就越长,多项研究和临床数据表示,老年人和慢病人群,重症风险更高。
●年龄较大、存在基础病的中老年人,身体更难以恢复,可能会持续半年。
老人如何进行康复调理
近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恢复期健康管理专家指引(第一版)》由北京市卫健委组织专家制定,其中对恢复期的老年健康管理给出了详细指导。
明确疲劳原因
尽量多休息,这种疲劳症状可能持续2~3周,不要过度担忧。如果同时出现胸闷气短、心悸头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要提高警惕,排除是否为病毒性心肌炎。
恢复日常作息
精力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逐步将作息恢复到日常状态,并为自己制定每日时间表,包括睡眠、进餐、活动等。可以将最“费力”的事情安排在上午做。
逐步开始锻炼
刚开始锻炼时,从5~10分钟开始,每天增加1分钟。在家人或朋友陪伴下锻炼,防止跌倒。运动时或运动后感到头晕、胸痛或呼吸困难,应立刻停下休息并就医。
如果步行较困难,可以考虑在床上或椅子上做做拉伸动作。然后逐步增加活动量,如做家务、散步、打太极拳和八段锦等。
健康饮食
老年人感染新冠身体消耗较大,营养需求也会增加。每天喝水量按每公斤体重25~30ml计算,约1500~2000毫升(心衰患者每日饮水量不超过1500毫升,保证量出为入原则,即每日出量要大于入量,具体情况遵医嘱)。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和新鲜蔬果。
保持社交联系
每天尽可能多与亲人和信任的人,通过电话、视频通话或其他方式交谈,有助于在心理上建立社会支持。
多想积极的事情
要保持良好心态,很多负面情绪会导致免疫力下降,不利于身体恢复。尝试在深呼吸时重复“放松”“平静”等词,尽量避免消极或不健康的想法。
紧急情况有备无患
在家人的帮助下,列出可能用到的紧急联系电话,如附近医疗机构的电话、社会心理支持求助热线、家庭医生电话、家庭成员和朋友的电话等。
备足日常吃的药,如降压药、降糖药、降血脂药、抗凝血药等,还可以适当备些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等急救药。
关注自身原有疾病
有基础病的老年人感染新冠病毒后,基础病可能会加重。即便新冠康复,但加重的基础病不一定随之稳定,如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病及慢阻肺患者。
这些情况需就医
家人要掌握老人阳康后生活和精神状况,如进食习惯,大小便情况,有无尿失禁、小便量明显减少等。如果老人出现明显的呼吸困难、嗜睡、交流障碍、不认人、表达没有逻辑等情况,都是危险的信号。
对于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来说,即便新冠已经康复,也需要密切监测血压、血糖、手指血氧饱和度等。如果病情不稳定持续时间较长,应就医调整基础病治疗方案。特别是血氧饱和度明显下降,低于95%,要及时送医。
此外,老年人病情容易反复或突发,即使在深夜,一旦有生命体征不稳定的情况,也要立即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