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 媒体宣传

浙江医院开启“智慧浙医”2.0模式 全力打造智慧医院新标杆 本周末有多场智慧医建论坛,精彩不容错过

作者: 宣传统战部  阅读次数: 5249 发布时间: 2020-10-14

    商报记者 陈敏娜 通讯员 王婷 郭俊:医疗是事关国计民生的行业,数字技术是医疗卫生产业转型发展的引擎之一。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兴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加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被列入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公立医院智慧化建设是时代大幕之下,大变革、大发展、大创新趋势的必然要求。

智慧医院是医院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发展的新阶段,哪家医院占据了智慧医院的制高点,也就掌握了未来医院发展的主动权。

站在时代的潮头之上,浙江医院勇当智慧医疗的“弄潮儿”,全力开启“智慧浙医”2.0模式。

10月17日至18日,由浙江医院主办的“医疗新基建 智慧新未来”——公立医院智慧创新与发展论坛将在浙江医院三墩院区隆重举行,但图群英会聚,定鼎智慧未来。


创新驭变,新时代“智慧浙医”现雏形

在省内首家推出共享轮椅服务,方便为患者提供服务;人工智能医疗导诊机器人“艾米”,实现把时间还给医护人员,把医护人员还给患者;“智慧药房”拥有省内发药量最大的两台自动发药机系统,实现“药先到,药等人”;省内规模最大的宽箱体小车物流系统,24小时分秒必争;ICU移动探视系统,为危重患者的家属提供高清画面实时快速传输……

近几年来,浙江医院应势而动,创新驭变。秉承“敬业、务实、严谨、奉献”院训,医院建立互联网+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引进现代化集中管理平台,以智慧化贯彻“最多跑一次”,致力于成为智慧医院之标杆,硕果累累。

搭上智慧化快车,浙江医院医疗救治全面提速。三墩院区“空中120”让患者获得更快捷的救援方式;互联网医院建设卓有成效,患者足不出户即可完成预约诊疗、在线复诊、在线续方、移动支付、送药服务、诊后随访、网约护理、医疗信息推送等线上医疗过程;远程心电血压监测系统运用最前沿的5G网络技术,通过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技术的运用,不断加强医院与健康服务体系的互动,扩展医院的辐射边界;“人工智能+医学影像”助力肺癌早筛早诊早治特色技术,大大提高肺癌早期检出率,构建精准肺癌诊疗体系。

从脑科中心、肿瘤医学、重症医学科、放射医学科等科室的发展,可以看到,浙江医院运用各项“黑科技”,不仅在服务管理模式的改变,更为关键的是,提升了患者就医获得感和满意度。


不仅可实施直播手术交流

还可远程会诊制定诊疗决策

去年的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正值浙江医院65周年庆。浙江医院杂交手术室成功开展并通过最新的5G手术直播技术,实时转播了一台神经介入手术,转播画质、语音清晰,手术室、乌镇互联网大会现场及会议室三方顺畅进行实时沟通交流。

今年8月,医院脑科中心再次通过互联网技术,与南京鼓楼医院、上海仁济医院进行一场颅内动脉瘤“拆弹”直播,吸引了数万人观摩。

目前,浙江医院所有手术室均已具备手术转播的硬件配备,脑科中心正计划通过互联网手术直播技术,实现与省内外对口帮扶医院的实时手术指导和交流,逐步提升地区医院的介入诊疗能力,减少百姓的奔波转诊之苦。

同时,脑科中心还利用远程会诊系统,建立了一套智慧的医疗信息网络平台体系,与医院HIS系统及PACS系统联网,远程可清晰查看患者神经介入诊疗所需的相关影像资料,通过远程讨论分析制定最佳诊疗决策,为合作医院、下沉医院、帮扶单位带来高质量的医疗资源,从根本上解决“看病难”问题。


把“医生还给病人”

两到三分钟即可勾画肿瘤靶区

恶性肿瘤,很多人心中的洪水猛兽,甚至被视为“生命终结的先兆号角”。随着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等学科发展及各种检测手段的进步,精准医学被认为是肿瘤治疗的未来方向。

举例来说,放化疗是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为了实现有效杀灭肿瘤细胞,放疗前需要明确肿瘤靶区。传统的人工勾画靶区方法,专家勾画靶区通常需要耗时2-3小时,而人工智能平台只需要2—3分钟就能出结果,吻合度高,人工智能平台完成的靶区勾画满足临床医生需求的比例将近90%左右,专家只需要审核时进行细微调整即可,且最后有利于靶区勾画规范化,消除医生之间个体化的差异性。人工智能平台能够大幅提高诊疗效率,逐步将医生解放出来,把“医生还给病人”,让他们有更多时间探索更佳的治疗方案。

此外,人工智能平台与科研实验平台对接,能够充分发挥临床病案数据和人才技术优势,帮助临床科研人员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展临床学术科研,推动肿瘤临床科学研究向更高质量和更高技术水平方向发展,最终实现人工智能技术与肿瘤临床诊疗协同创新。


提前24小时预警并辅助制订诊疗方案

降低临床失误率25%以上

一场新冠疫情,让更多人意识到,重症医学的必要性与重要性。重症医学,并不仅仅是社会大众眼中的“抢救危重病人”,在预警病情变化,及早做出有利决策上,它的作用不可忽视。

今年,浙江医院与北京协和医院和杭州脉兴医疗达成深度合作,开发重症监护临床智能辅助决策系统。这套系统基于浙江医院及国内多家顶级三级医院的数据,结合国际开源数据库MIMIC,利用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知识图谱等AI技术,构建的ICU临床智能辅助决策系统。

其通过临床智能预测模型,打造病情智能预警,实时分析病情变化及趋势,提前24小时预测病人发生危重事件,并对患者进行数据监测,提前对患者的疾病风险进行预测,提升患者的预后效果,减少不必要的诊疗开支,降低患者诊疗费用,为科室、患者、医院、政府实现多方减负。同时面向管理人员,提供移动端远程查房、智能质控等核心功能,辅助医生决策,降低临床失误率,提升ICU科室管理水平。

目前系统已在浙江医院部署使用且临床应用效果显著,临床验证准确率超过90%。同时,系统还为浙江医院建立了ICU专科标准数据库,极大程度辅助医生临床科研工作,提升医护人员工作效率30%以上,降低临床失误率25%以上,提升质控水平10%。


你的CT第一“读片人”已经是AI了

医疗+AI是人工智能最受关注的领域之一,如今AI已从实验走向应用,在不同的场景中辅助医生实现更高效、更准确、更早期的诊断。

目前,在浙江医院两院区放射科,在AI辅助诊断系统的帮助下,接受CT检查的患者,第一“读片人”是经过特殊“培训”的人工智能,不仅可以帮助医生提高阅片效率,也大大减少了疾病的误诊和漏诊率。

在传统的人工模式中,放射科医生每天需要面对的工作量很大,长时间工作必然会导致眼部疲劳,且精神无法高度集中。引入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做第一步的初筛工作,大大提高了医生的工作效率。

此外,借助急性传染性肺炎影像AI预警平台,AI可以快速鉴别新冠肺炎影像与普通病毒性肺炎影像的区别,还可以测量肺炎范围,以及治疗效果,最终识别准确率高达95%以上。AI每识别一个病例平均只需要不到20秒,大大提高诊断效率,减轻医生压力。

借助智慧化软硬件的提升,医生可随时掌握所有住院患者的影像资料。而从患者角度出发,放射科医生已随时可及,达到了“影像检查最多跑一次”的目标。


链接

“医疗新基建 智慧新未来”

——公立医院智慧创新与发展论坛议程预告

10月17日,“医疗新基建 智慧新未来”——公立医院智慧创新与发展论坛将率先开展三场分论坛。其中之一便是“智慧医疗提升医疗服务能力”主题论坛,阿里健康副总裁陈永胜将作《未来互联网医院发展趋势》的分享;上海市医学影像与知识图谱人工智能重点实验室办公室主任、研究员颜子夜将作《医学人工智能的临床研究》的分享;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信息中心主任全宇将作《智慧医疗与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的分享;浙江医院放射科主任张建军将作《智能影像医学的临床和科研》的分享;浙江医院脑科中心主任万曙将作《脑血管疾病智能诊疗》;浙江医院肿瘤科主任吴稚冰将作《精准放疗的应用与发展》的分享;浙江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龚仕金将作《智慧重症的浙江实践》的分享;浙江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林坚将作《智能新技术助益健康筛查》的分享。

当然,此次论坛重头戏是10月18日进行的主论坛“智慧创新驱动医院发展”。

届时,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院长杨华勇将作《“智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的分享;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所长叶全富将作《我国智慧医院建设现状分析》的分享;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大数据办处长沈剑峰将作《现代医院信息化建设策略与实践》的分享;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副院长曹瑞将作《信息化助力医院品牌建设》的分享;浙江医院党委书记严静将作《“智慧”赋能医院发展》的分享。

此外,现场几位嘉宾还将对“如何在智慧时代的不确定中寻找确定性以推动医院不断发展”以及“新基建大背景下,跨学科、跨部门如何有效合作”展开讨论。

2020年10月13日每日商报10版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