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医院动态

直击战“疫”前线——我们的亲人是医生,用热血点亮生命之灯

作者: 宣传统战部  阅读次数: 7657 发布时间: 2020-02-07

    隔离衣、防护服、口罩和护目镜,是他们和新冠肺炎病毒作战的铠甲;连续8小时以上不吃不喝,呼吸不畅,视线模糊,连说话、敲击电脑都困难,是他们难忘的庚子年春节。冲锋陷阵,在距离新冠肺炎病毒最近的地方,平静勇武,他们就是人间天使。

    在这个特殊的春节,特殊的职责所在,让他们也成了亲人们心头沉甸甸的牵挂。


读高三的儿子对他说:注意防护,平安归来

——感染疾病科主任王洪主任医师


右为王洪,左为鲍宝生

    自从新冠肺炎病毒来势汹汹,王洪便与假期无缘。读高三的儿子就来得及跟他说了一句:注意防护,平安归来。他就消失在儿子的视野中,投入医院如火如荼的病毒战“疫”中。

    每一天,发热门诊、隔离病房的大小事宜如潮水般向他涌来。125日年初一晚上9点半,他坐诊的发热门诊还在被患者挤得水泄不通。当天,三墩院区发热门诊一共接诊了一百多位患者,年二九更是达到了223位。124日年三十10点多,正是春节联欢晚会进行正酣的时候,他却忙着做PPT,将发热门诊的诊治流程及时分发给大家;发现疑似感染患者,随时叫他会诊,凌晨也不在话下,第二天一早,隔离病房又出现了他的身影……亲身经历过非典,他却说:“浙医人冲在抗疫第一线的面貌、态度和激情更让我感动。”


等到春暖花开疫情退散,我再嫁给你

——内分泌科屠晓芳医师


右为屠晓芳,当时隔离病房尚未正式启用

    屠晓芳和未婚夫是高中校友,本来打算年初七回乡结婚。因为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她接到三墩院区隔离病房第一个值班的紧急任务,“带着牙刷牙膏就去了”。

    第一天值班,她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就一口气从下午三点干到十点多。为了节省防护服的消耗,不吃不喝是常态,但是穿得闷,腰酸,小腿也酸。“最难受的时刻就是隔离衣穿很久了身体有点累,但是一直专注于手上的活,其实算不上难熬”。更何况还有这份坚强的爱情后盾——那个他是程序员,“很宅,很乐观,有一颗平常心,给我很多信心和鼓励”,听说她春节有特别任务,马上从老家动身回杭陪伴左右。

    等到春暖花开疫情退散,我再嫁给你!


妈妈把家里吃的穿的全都搬给我

——感染疾病科王浙桦医师


疫情在持续,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长时间身着防护服,如“超人”般忘我工作。不吃不喝不休息,125日年初一,王浙桦创下10小时发热门诊不停接诊的个人记录,她在朋友圈中写道:“早上6:20起床,吃了4个水饺出门,接诊了74个病人,没喝水、没吃饭、没上厕所到现在,无力回家吃饭了……” 

她为病毒狙击战冲在一线,妈妈在后方无比牵挂着!“前段时间流感很忙,她特别担心我,下雨了还特别坐一个小时地铁来看我,就站在门外撑把伞,好几次我跑出去打电话请示上级医生,发现她一直站在发热门诊的门外”“让我妈给我送点衣服,感觉她生怕我饿坏了冻着了,有种要把整个家中的吃的、穿的都搬到单位给我的架势!”母亲对女儿扑心扑肝的牵挂和付出,让人泪目。


爸妈,疫情过后再回去看你们

——风湿免疫科鲍宝生医师


    大半年没回家了,说不想家是假的,但是疫情就是责任,疫情就是召唤,鲍宝生给远在温州乐清的父母打了个电话,说明了下情况,便主动报名我院青年医师应急小分队并在三墩院区病房度过了难忘的大年三十,年初五晚到发热门诊帮班,还替科室里回不来的湖北同事顶班……

    他是一名风湿免疫科的医生,同时师出名门拥有丰富的中医经验,将中西医结合用于诊治患者,常常有不错的效果。在隔离病房,他通过观察患者的舌苔颜色状态,与武汉确诊患者作对比,初步筛查患者,再做进一步诊治。此外,他还积极为医护小伙伴们及患者提供中医防治建议。


不用跟爸妈交代,怕他们担心

——肿瘤科张传峰医师


张传峰和感染疾病科周瑛副主任医师

    张传峰去年7月才正式入职我院,130日年初六,成了他半年多来最刻骨铭心的一天,从早上8点到晚上10点,他在发热门诊呆了整整14个小时。

    重重防护之下,他穿着短袖上阵,自己的闷和累还在其次,让他印象深刻的是在这场疫情大战中,病毒传染性之强,以及普通流感、发热患者被裹挟其中的担心、忧虑和惶恐不安。而远在河南的父母,要是知道自己正在抗疫第一线又会这样?他说,怕他们担心,一定要严防死守,等到疫情过去再讲。

    春节本是阖家团圆的日子,但他们肩负使命,一往无前。他们都是父母、子女,人间天使,你们辛苦了!

来源:感染疾病科、内分泌科、风湿免疫科、肿瘤科

采写:宣传统战部吴玲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