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医院动态

血透病人突发心衰疑是无路,高位内瘘精细修复柳暗花明

作者: 宣传统战部  阅读次数: 7137 发布时间: 2017-09-21

“我只想默默做一个称职的医师,让患者安心,让家属放心。”一场手术后,面对家属的感激,我院肾内科主任陈建国主任医师如是说。“让患者转危为安是我的职责,我也早已习惯。”

200公里外,尿毒症患者突发心衰

凌晨十分,火速送至浙江医院转危为安

9月7日夜晚,陈建国接到磐安人民医院一位患者家属及其经管医师陈医师的求助电话,病人在血透时突发胸闷、闭气、呼吸困难。病人烦躁不安,电话那头的陈医师的口气也显得很忐忑,要求紧急转院。陈建国简要询问了病情经过:原来43岁的傅女士一个月前在当地医院做了左上臂高位自体动静脉内瘘,而后上臂的静脉修炼显得很粗,血管杂音也很响。

陈建国初步推断,高位内瘘血流量过大,导致回心血流过多,造成高动力性心力衰竭。陈建国吩咐当地医师加压包扎动静脉瘘口及其他必要处置。于9月8日凌晨,傅女士被紧急送至浙江医院急诊室。

“她刚来的时候情绪很不稳,身体状态不佳,心理也十分焦虑不安,生怕自己跨不过这道坎。”陈建国回忆道,“当时,患者胸闷气急伴恶心呕吐,血压220/110左右,降压治疗后症状也没有明显好转。”

“我在平时遇到过不少这样的患者,”心中早已有数的陈建国一边安抚傅女士及其家属情绪,“不要害怕,有我在,你不会有事的。”一边迅速组织团队人员实施连续肾脏替代脱水治疗,继续静脉用药降压,纱布折叠压迫内瘘口,外用弹力绑带包扎......

随着抢救治疗的进行,傅女士的血压逐渐降了下来,呼吸渐渐平稳,情绪也慢慢稳定。家属的脸上也露出宽慰的笑容,不经意赞叹了一声:“到底是三甲医院,就是不一样!”

动静脉内瘘手术高风险易致并发症

浙江医院接治多例此类患者

近日来,浙江医院肾内科接收到许多像傅女士这样的病例,他们大多是肾衰患者,由于动静脉内瘘手术失败引起内瘘闭塞、感染,甚至是心力衰竭。

陈建国表示,动静脉内瘘手术主要用于血液透析治疗,前臂靠近手腕部位的动脉和邻近的静脉作一缝合,使吻合后的静脉中流动着动脉血,形成一个动静脉内瘘,为透析治疗的充分性提供保障。“别看它是一种血管吻合的小手术,但其难度在肾病手术中仅次于肾移植,且风险较高,在我接治过的患者中,有人甚至奔赴多家医院,做了6次都没有成功。”由于手术风险高,家属与患者往往非常焦虑,承受巨大压力的同时,不免做出一些自认为可以释压的行为。

“真的真的非常感谢!本来想带些家里的干货,现在家里的梭子蟹很多,这次匆忙没带上,我也不知道怎么感谢您!这是我的一点心意!希望不要觉得冒昧!”一周前的晚上,陈建国的微信上收到某患者家属的微信,其中转账1000余元。“我很清楚家属的心情,但是一码事归一码事。”陈建国当时便秒回:“这是不合适的,请不要有太多的其他想法,专心解决问题,一起解决难题。”并当即退还了钱款。

据陈建国介绍,9月12日上午,他为傅女士做了自体动静脉内瘘吻合口缩窄术,通过手术把吻合口缩小,减少大血流量对心脏的冲击,改善高输出量心力衰竭的心脏功能。一周后,傅女士康复出院。

“谢谢医生救回我一条命,谢谢护士那么认真仔细的照顾我,浙江医院真的不错!”出院前,傅女士一家和浙江医院肾内科的医护人员拍了合照。

动静脉内瘘并非“一劳永逸”

术后患者该怎样呵护“生命线”

陈建国表示,许多肾衰患者以为做了动静脉内瘘,就可以“一劳永逸”,不必担心病情的复发,却不知道如果“保养”不当,会引起诸多隐患。“做了血管通路的患者,术后常会出现包括感染、血栓、狭窄、假性动脉瘤、瘤样扩张、肢体远端缺血、心衰等并发症。因此内瘘的正确使用、细心护理,对延长使用期十分重要。”陈建国说。

那么,做完动静脉内瘘手术的患者,平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首先,应该严格避免以下行为:

1.在血液透析中接触穿刺点的皮肤。

2.穿紧身衣、小袖口的衬衫或于置放人工血管的手上戴手表。

3.以动过手术的手携带重物、挂袋子或用来当枕头,或测量血压。

4.以动静脉瘘管或人工血管做静脉注射或抽血之用。

除此之外,陈建国还建议患者学会以下动静脉内瘘术后的保养技巧:

1.学习判断内瘘通畅的方法,即在吻合口和静脉侧局部可扪及震颤或听到血管杂音,如果震颤和杂音消失应立即与医生联系及时处理。

2.术后早期,抬高术侧肢体,促进静脉血回流,以减轻肿胀程度。

3.对自体动静脉内瘘,为促使内瘘尽快成熟,可做一些健瘘操,如挤捏橡皮圈,可以用或不用止血带以增加血流,加速新制作的自体内瘘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