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资讯 > 药学服务

哪些药物相互作用可引发肌病?

作者: lianhong  阅读次数: 5881 发布时间: 2015-10-26

临床上,肌病可分为遗传性和获得性两大类。2015年9月发表在《Clinical Pharmacology & Therapeutics》的一项研究,考察了引发肌病的药物相互作用及其机制。

肌病是一组肌肉病变,表现为肌肉痛,触痛,乏力。并伴随肌酸激酶(CK)升高。可由药物相互作用(DDIs)诱导或加剧。该研究旨在考察临床上重要的肌病DDIs并阐明它们潜在的机制。对来自印第安纳州患者护理网络的观察性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了5个增加肌病风险的DDIs。

氯雷他定和辛伐他汀(相对风险95%置信区间[CI]=[1.39,2.06])、阿普唑仑(1.50,2.31)、罗匹尼罗(2.06,5.00)和奥美拉唑(1.15,1.38)之间都有引发肌病的相互作用,异丙嗪和替加色罗也有此类相互作用(1.94,4.64)。体外研究显示,这些DDIs的发生机制不太可能是由CYP450酶造成的抑制药物代谢,也不太可能是通过膜转运体OATP1B1/1B3造成的肝摄取。但是,该研究发现体外辛伐他汀和地氯雷他定(即脱羧氯雷他定)具有协同肌肉毒性,表明氯雷他定与辛伐他汀有相互作用。这一相互作用通过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的数据结果得到了流行病学的确认(比值比95% CI=[2.02, 3.65])。


用药提示:他汀类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有腹泻、恶心、头痛及皮疹等,罕见但又非常危险的不良反应为肝损害及横纹肌溶解。辛伐他汀引起肌病的发生率很低,约0.1%,但是也因人而异。从人种而言,中国人服用40 mg辛伐他汀发生肌病的风险是欧洲人的10倍,故患者服用辛伐他汀时需注意有无肌肉痛,触痛,乏力的情况并及时去医院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