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 媒体宣传

“浙医”倾情六十年

作者: 宣传统战部  阅读次数: 11230 发布时间: 2014-10-17

一个曾经低调少闻的医院,是如何成为臻德精术声传四方医疗高地的?一个走过了六十年的医院,是如何勇立潮头成为医疗变革创新引领者的?一个咫尺美丽西湖的医院,是如何践行美丽中国梦的?

传奇式的人物——浙江医院院长严静

代表着先进医疗理念和技术的浙江医院三墩院区,将在明年启用。

“臻德精术”,体现在无数次的治病救人中。

“浙医”首创的模式——老年病多学科诊疗团队为病人诊治。


本报记者 郑希均 

这是一家以治疗中老年病为一大特色的医院:一墙之外,世界遗产杭州西湖之水触手可及;院内院外古树华盖,整个医院处在茫茫黛绿之下;门前一条林荫道,前方是北高峰下佛国灵隐……这样的环境,国内几乎无院可出其右;而传奇般的医院发展史,深厚的历史积淀、文化底蕴,感人的医德医风,省内亦罕见;今天,又因其大胆的医疗变革创新和精深的医术而誉冠四方,名声鹊起。这家以“浙江”两字命名的三甲医院,在60年的传承中,在一任任院长的带领下,光大独特文化,变革治院手段,创新医疗理念,探索医疗模式,构建医患情谊,努力践行美丽“中国梦”,收获了荣誉无数,“省文明单位”、“中央保健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抗击非典先进集体”、“全国医院文化建设先进集体”……最新的荣誉是,“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一个与美丽西湖相距咫尺的医院,成为公众康健乐土,成为勇立医疗变革、创新潮头的引领者,成为精术臻德声传四方的人间福地。

精术,在变革创新中炼成

这是一个真实的例子,就发生在记者同事身上。

一个月前的一个周末晚上,刘姓同事的父亲,突发心肌梗死,送到浙江医院时已经错过了最佳的介入治疗期,随时可能出现心跳骤停,生命不保。有着20多年临床经验的接诊医师和他的团队,立即实施一系列的抗凝、抗血小板、降血脂治疗方案。3天后,病情逐渐稳定,老人成功摆脱了死神的纠缠。半个月出院后,刘姓同事正想着写信感谢医院救命之恩,其母亲也突发心脏病,也送到了浙江医院,也同样,被这家医院救回一命,眼下正在做心脏康复。

事实上,这样的例子,60年浙江医院,何止千万,何其寻常。不寻常的是,这家医院半个多世纪、特别是近年来,站立发展潮头,大胆探索,勇于变革创新,把一家“古老”的医院,推上了臻德精术、引领潮流的领军型角色。

一直以治疗中老年病为一大特色的浙江医院,现在建有浙江省老年病防治培训基地、浙江省老年病诊疗指导中心、浙江省第一家失智症防治中心等。无可怀疑的是,浙江医院是全国老年病预防、治疗、康复的权威机构之一。该院院长严静,亦是浙江省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主任委员。

在浙江医院的浙江省心脑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快有30余年的历史了。还有心脏康复中心、心脏起搏中心、卫生部“心律失常诊疗技术”培训基地、心脏大血管外科……2012年又与德国心脏中心建立合作关系。这是一个象征——浙江省心脑血管病的治疗高地,在此成型。

1988年,这里就有了浙江省内首批ICU(危重症监护中心)。一个标志性的事实是,至今,严静已当了两届的全国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 的主任委员。由他领衔的重症医学科,作为省内最早建立的综合性重症医学科之一,因其创新了诊疗模式,独树一帜,而成为“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项目牵头负责单位、浙江省卫计委唯一的重症医学科支撑学科。浙江省重症医学的中心地位,开始在浙江医院确立。

一份材料这样评价:“浙江医院以老年病、心脑血管疾病和危重病医疗为龙头,心血管内科、消化内科、呼吸内科、普外科、心外科、胸外科、肿瘤科、骨科、眼 科、精神科等颇具特色……形成了多学科协同发展的医疗新格局。心脑血管疾病、老年病、危重病等的诊治,处于省内领先或国内先进水平……起到了重要的示范和 带动作用。”

一个比较客观的描述是,浙江医院能走到今天,有两任院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是金宏义,是他开启了全学科的建设,并重点建设、突出发展了浙江医院的特色学科。二是现任院长严静。 他前沿的理念,兼蓄并收的气度,变革的勇气,把医院学科建设带到了一个新的境界——医疗理论、医疗模式的创新与升华。

一个与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医院合作成立的中美糖尿病中心,将美国先进的糖尿病诊疗管理模式全面引入,多位美国专家长期驻扎该院,一举让浙江医院的糖尿病治疗管理水平,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准。

一个“多学科诊疗”的医疗模式,通过引入、创新、发展,浙江医院医疗技术的一个飞跃,就在这个模式里实现。

事实上,多学科诊疗,发达国家正在大力提倡的一个医疗模式。比如一个老年人,他身上患有多种疾病,这次他是来看心脏问题。这时,医生就要考虑,他的心脏病是不是有其他疾病产生的影响?老人肝肾功能不好,治疗心脏病的药物,是否会加重肝肾的损伤?老人长期生病,营养、心理等都受之影响,哪个科室的医生能给老人提供综合康复方案?……在现在细分科室的体系下,没有哪个科的医生能一揽子解决这些问题,病人就要跑N个科,做N个检查。3年前,浙江医院引入、并根 据中国国情改造了这个“多学科诊疗”,可以一揽子解决这些问题。“这个多学科团队,首先有一个首席专家,他必须擅长老年病的综合治疗,同时又有其他两个亚 专科的专长。他来统筹、协调整个多学科团队。其次,首席专家周围还要有一到两位老年病医生,他们又具备另一些亚专科的特长。再加上营养师、康复师、精神卫 生的医生、临床药师、护理人员,这样一个团队,就组成了多学科门诊。”严静说。

这是一个真正符合以人为本,从病人需求出发的诊疗模式。这种诊疗模式,医院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非常大,不是简单将分科叠加,而是需要从管理模式、硬件 配置、软件设计甚至医护人员的医疗理念做变革,从各自分立的平行线变革成互相交错的综合网络。它所传递出的信息是,团队的力量,远超分散的医生相加的力 量;多学科诊疗的治疗水平和效果,远超单科的各自为战。

臻德,在对病患的深爱中养成

浙江医院成立60周年,出了一本书,叫“臻德 精术”。浙江医院的文化精髓,就是敬畏生命,完美医德。病人,永远是第一位的。这个沿袭了60年的“文脉”和深情,今天已如此深刻地打烙在“浙医”人身上、心里。

走在浙江医院,听到的都是一个个“医者精诚”、“丹心妙手”、“大医君子”的故事,还有满耳的“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在这里,这些称谓就是病人的姓名。

对病患的深爱,最大的体现还是在疾病治疗上。严静的那句“治病应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病为中心”,就是敬畏生命最好的诠释。

在“浙医人”眼里,以人为中心的诊疗与以病为中心的诊疗,在方式方法、结果上差别很大。所以,就有了最新的以人为中心的治疗例子。一个老人因为骨质疏 松,摔了一跤以后产生压缩性骨折。当地一家医院告诉他,这种压缩性骨折,你得卧床休息3个月,长期卧床可能会让你胃口差、便秘、精神状态不好,还有褥疮、 感染……这是没办法的事。这个无奈的老人,来到浙江医院。一个微创手术后,老人很快站立起来,疼痛解除。老人生活质量就在“浙医人”敬畏生命、深爱病人中发出亮色;

在“浙医人”眼里,优质的医疗一定是质量与效率的兼顾。所以,每做一例手术,必摒弃甚至动员病人摒弃“手术开得越大越好,这样治疗才更彻底”的观念,充分顾及手术给病人带来的损伤、术后生活质量会不会大幅下降等因素,为病人选择一个低损伤、少卧床、效果佳的术式;

在“浙医人”眼里,“痊愈”两字有了全新理解,不仅关注疾病的急性期,还关注治疗、康复及预防的全过程。所以,浙江医院没有因为病人多,只关注病人的急性期,同样重视疾病预防,关口前移,后续关怀。

对病人深爱,为病人着想,在浙江医院,甚至可以细致到这样:

考虑到患者要在院内来回跑多趟、连着几个星期跑医院,“太累太烦太辛苦”,浙江医院就推出了一站式预约检查。

类似的例子很多。一个年轻患者与一个老年患者,都要做心脏介入手术。但医院不是简单地做手术了事,而是首先分析他们机体的承受能力,基础体质,术中情况稳定性,术后恢复如何等。对这个老人,医生甚至会考虑他在X光床上是否能平躺两个小时;他的肺功能是否支持手术的顺利进行;术中血压会不会突然变化等等……如果他的心脏问题不解决,可能很快威胁到生命;如果解决得好,他完全可以安享晚年生活……医生这样几近吹毛求疵的纠结,几乎每一天,发生在每一个病 人身上。也正因为有这样的纠结,病患的生命、健康,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尊崇、保障。

一个让浙医人觉得值得全身心付出的数据是:5年来,门诊病人满意度几乎达到100%,住院病人满意度达98%。

在浙医采访,可以听到很多过去从未听说过的词和事,比如,“老年综合评估”、一站式服务、老年人全面健康方案等全新医学管理模式,比如,老年综合示范病房、体验式病房、老年重点实验室、老年用药平台、“身心放松室”……

如今,这种发着医德光华的深爱,正通过浙江医院医疗资源的下沉,漫出医院围墙,漫向全省。

辉煌,在践行“中国梦”中创造

采访严静,是一件赏心乐事,一如浙江医院,谦和,儒雅,内敛,让人如沐春风。而当交谈深入,了解渐多,你又可感受到,他言辞中的机锋、敏锐,还有一颗要 将浙江医院带向更高、创造辉煌的心。尽管,作为浙江医疗卫生界的一个传奇,浙江医院60年的路,写满了对患者的爱;尽管,作为浙江医学界兼具管理与学术的 专家,他已一手将自己和浙江医院,推上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医疗,是这个信息时代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已在多个学科领先的浙江医院,想要继续领先,要想在六十年的一个新起点上创造辉煌,实现“中国梦”,就得从观 念、机制、举措上进行更多的更大胆的变革创新。这其中,具有历史意义的正在续写中的最大传奇,就是建造中、明年启用的高大上项目——浙江省老年医疗中心。 这个投资10个多亿、即将成为浙江医院一个院区的“中心”,关系到浙江近一千万老年人的健康。

这是一个落子于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近旁的现代化院区,一期一千张床位的规模,差点就超越了几代“浙医”人含辛茹苦打拼起来的本院,而建筑面积,更是以2.5倍的体量,远超本院。

事实上,这个浙江医院的又一个新院区,其“传奇”本色不在于此,而在于它的重任在肩,在于它是全新医疗模式的开拓者、全新医疗理念的实践者。

这是一个怎样的概念?重任在肩,指的是它承载着省委、省政府的托付,承载着60年浙江医院对千万病患的深情,更承载着近千万浙江老人的健康希望。

“数据表明,继上海之后,我省已成为全国老龄化程度最高的省份。但我省目前尚无一家专业老年病医院。浙江省老年医疗中心的建立,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尤其是广大老年人的医疗卫生需求……”2011年奠基当日,省领导和卫生部领导,都为这个中心铲下了奠基的土。

说它是开拓者、实践者,从最初的设计开始,高效、低碳、环保的元素就渗入其中;无障碍、最舒适,让患者喜欢在这里就诊,医生喜欢在这里工作;综合评估,最佳治疗,最低损伤……将是这里最常见的景象。

一个例子是,作为一个全新的综合性医院,它的诊疗模式彻底推翻了沿袭多少年的科室制,代之以全部的中心制,引申到治病理念,就是以人为本的又一个浙江实践。

而来自德国、美国的预防、治疗、康复设施硬件,也先进得足以让人惊愕。记者在图片上看到的一个未来场景是,安在天花板上、密布每层楼的轨道和电动吊篮,替代了传统的轮椅,老人们就坐在吊篮中出行,去治疗、去检查、去康复,甚至洗澡、吃饭、上厕所……

对这个中心充满了期待的严静说:“未来的浙江医院三墩院区,将是高水平现代化临床、研究型的综合性医院,省内一流、全国领先,是全省老年病的治疗康复中 心、研究中心、指导中心和国内外交流合作中心。我们对患者60年的感情,我们‘中国梦’的践行,其中一大块,就浓缩在这片土地上了。”

浙江日报2014年10月17日 00011版:智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