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女人心
还有件事你永远猜不透
那就是,杭州的天气
听说气温马上就要断崖式暴降
每到降温前后,感冒的孩子一倒就是一大片。浙江医院儿科副主任(主持工作)沈道江主任医师特别提醒:即使不小心中招,也千万记住不乱吃药。
感冒后,2天吃了7种药
11岁的长沙女孩果果(化名)近日因出现流鼻涕、咽痛等症状,果果爸妈去药店买回了一堆药,有感冒药、咽炎药,还有止痛药、消炎药。吃过药后,孩子的咽痛有所减轻。
但是,当天晚上她开始呕吐、腹痛。家长猜测:感冒加重?不行,得换药!
于是,他们又买了抗病毒感冒药、胃药等3种药,让果果服用。没想到,两天后症状没有改善,孩子腹痛反而越来越厉害了。
带孩子到医院一查,麻烦大了:谷草转氨酶为716U/L(正常范围14~44 U/L),谷丙转氨酶为589.5U/L(正常范围7~30U/L),提示肝功能严重受损。
小小的感冒,怎么会搞成这样?!得知孩子2天内先后服用了7种药物,医生恍然大悟:肝损害就是乱吃药害的!
感冒药为啥不能混着吃?
有些家长认为,孩子感冒了,多喝几种药会好得更快。大错特错!
市面上感冒药很多,但其所含成分大致可分为5类:
抗过敏:包括马来酸氯苯那敏(即扑尔敏)、苯海拉明等成分。主要用来缓解流鼻涕、流眼泪、打喷嚏等症状。
解热镇痛:包括扑热息痛(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成分,主要用来缓解发烧、全身酸痛等症状。
减轻鼻黏膜充血:含有盐酸伪麻黄碱等成分,主要针对鼻塞、鼻黏膜充血等症状。
镇咳:成分包括右美沙芬等,主要针对咳嗽症状。
祛痰:包括乙酰半胱氨酸、盐酸氨溴索、愈创甘油醚、羧甲司坦等,主要针对痰液多、不易咳出的感冒症状。
“
正因为感冒药成分相似,所以“混着吃”或是“加量吃”,会重复吃进含相同成分的药物,从而导致服用药物过量。
如
扑热息痛+止痛药:如果长期、大剂量服用,可能引起肝脏损害。
伪麻黄碱+麻黄素:影响血压,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疾病患者更应注意。
右美沙芬+止咳药:重复使用时可能引起意识模糊、影响呼吸。
扑尔敏+过敏药:易诱发或加重嗜睡、心悸。
注意,别踩这些坑
1
吃复方感冒药
很多家长以为,复方感冒药可以同时治疗发热、打喷嚏、流鼻涕等多种感冒症状,买来吃准没错。
其实,复方感冒药之所以“灵”,是因为含有多种成分。
如果孩子没有同时出现多种感冒症状,那么多余的药物成分就没有必要,孩子反而要多承担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所以,孩子只有单一症状,就尽量选用单一成分的药。
2
随意加大或减小药量
有些家长认为,加大用药剂量能早日康复,便盲目给宝宝加大服药剂量;也有些家长担心是药三分毒,随意减少药量。正确做法是遵医嘱用药,不可随意加大或减小药量。
3
成人药掰一半吃
儿童不是缩小版的成人。儿童的肝、肾等主要器官,还没发育成熟,对药物的解毒能力、清除能力不如成人。
宝宝生病应该及时就医,服用药物也应该服用儿童专用药物,切不可给宝宝服用成人药物。减半也不行!
4
用果汁或牛奶送药
有家长给孩子喂药时非常随意:什么药都用果汁或牛奶给孩子服药;服药间隔时间太短或太长;喂糖浆类药物不用滴管或量杯。这不但会影响药物的效果,还可能造成不良反应。
给宝宝服药前,家长要仔细阅读说明书,注意药物用量和服药间隔时间,并用合适的液体送服。
5
药没吃完,下次生病接着吃
上次生病买的药,孩子没有吃完,有些家长觉得扔了浪费于是保存,也不注意保质期,下次孩子生病继续拿出来吃。殊不知,吃过期药物,可能会对孩子产生不良影响。
天气变化无常
大人也要注意
严防感冒,以及
感冒药不能随便混着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