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是许多糖友存在的难题。
有的人一年里总有一两次排便不畅,有些严重点,一个月有一两次,更有甚者,一周里有两次排便不畅,一次三天…一次四天…于是,各种偏方、泻药、保健品纷纷被安排上:
吃香蕉、吃梨喝凉水、吃葡萄不吐皮
喝蜂蜜水、喝酸奶、喝香油
喝益生菌补充剂、天然草本肠润茶
…
然而,这些通便办法真的靠谱吗?
八一八那些通便偏方
1、吃香蕉、吃梨、吃葡萄皮等
这些方法的原理类似,都是一次性摄入大量的糖和纤维素。
大量的糖超过了我们的吸收能力,在肠道中形成高渗状态,将更多的水份保留在肠道里,起到润滑和软化大便的作用;同时,纤维素增加了便便的体积,产生便意,也可以起到吸水和润滑的作用,加快便便排出。
这样看起来好像有些道理,可事实上这几个方法的实际效果并不好。
首先,香蕉的纤维素含量并不算高,苹果、火龙果的纤维素都明显高于香蕉,更不要说那一点点葡萄皮了,要吃足够多的量才可能产生通便的效果,而如果香蕉没有熟透,其中的鞣酸还会加重便秘。
可是,要吃足够多的水果,对于糖友来说显然会导致血糖的明显升高,并不适用于糖友。
2、喝蜂蜜水、喝香油
喝蜂蜜水通便可以分为两种情况,有些人会有“果糖不耐受”的情况,就和有些人喝牛奶拉肚子是因为“乳糖不耐受”一样,而对于正常人来说原理也是靠大量的糖来增加肠道中的水分,但是如此大量的糖同样不适合糖友饮用。
此外,还有喝香油润肠的偏方,原理是一次性吃下大量香油,超过了肠道的吸收能力,使得部分油脂留在肠道中,起到润滑的作用。可是,我们的肠道消化吸收脂肪的能力还是很强的,要达到这么极端的效果,需要喝大量的香油,而喝进去的大部分都会被我们吸收,这会迅速升高血脂,导致能量过剩,使血糖难以控制。
3、 各类泻药以及保健品
有些糖友喜欢速战速决,一有便秘就求助泻药。但是泻药治标不治本,长期使用不但会扰乱肠道功能还有可能损伤胃肠粘膜。比如常用的番泻叶、决明子、大黄,长期使用会导致结肠黑变病;肠润茶、纤体茶等“天然”、“草本”的保健品,往往添加了泻药成分,安全性堪忧,不可轻信。
而益生菌饮料和酸奶中的益生菌含量和种类并没有严格的质量标准,里面有多少活菌?其中又有多少能活着到达我们的肠道?所以比较难说可以起到改善便秘的作用。
那么如何才能缓解便秘的问题呢?
糖友们的便秘问题,一般是由几个原因造成的:便量不足、饮食中缺乏膳食纤维、饮水不足、肠蠕动减弱、不良的作息习惯。大家可以就自己情况分析一下原因,尝试用以下方法对症下药。
调整饮食:
膳食纤维摄入量不足和饮水量不足是引起便秘最普遍的原因。
有些糖友担心血糖控制不好,会过度节制,吃得过少,这样一来,消化道中的食物残渣太少,无法产生刺激信号,肠道蠕动减慢,就容易发生便秘。
糖友们应当注意科学地计划饮食,节食不仅可能造成便秘,还会导致营养不良。我们的目标是维持每日所需的能量,保持标准体重。通过调整食物种类、进食顺序和药物降糖方案来调节血糖,而不是因噎废食,一味挨饿。尤其不要怕吃主食,主食要粗细搭配着吃,尽量用全谷物,比如燕麦、荞麦、黑麦、糙米等,杂豆类和薯类替换1/3到1/2的精米白面。
另外,在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量的同时,别忘了还要增加饮水量,成年男性每天至少喝1.7升水,成年女性每天至少喝1.5升水,如果天气炎热或者气候干燥,饮水量还需要增加。少吃辛辣的香料,比如孜然、胡椒等,也不要大量吃蛋白质类食品,蛋白质在体内的分解需要大量水分,所以进食过量蛋白类食品会使大便更加干燥,加重便秘。
增加运动:
久坐、缺乏运动会导致肠道蠕动减慢,导致便秘发生。
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对预防和缓解便秘最为有效,快走、慢跑、舞蹈、健身操、瑜伽都是不错的选择。糖友们应当养成坚持运动的好习惯,每周至少5天,每天至少30分钟,不仅可以缓解便秘,还有利于控制血糖。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排便习惯:
排便要专时专用,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我们的胃肠道蠕动、消化液的分泌,排便活动等都受到自主神经的支配,是由大脑皮层参与的复杂性、协调性、时间性的条件反射,所以养成定时排便的好习惯,不要轻易破坏自身规律,这不仅对排便非常重要,对维护自身的“生物钟”稳定也至关重要。不要长时间憋便;也不要一心二用,玩手机、看报纸是加重便秘、引发痔疮的普遍原因。
另外,休息不足,长期熬夜,生活作息不规律,也会通过影响交感神经功能,抑制胃肠道蠕动,从而导致便秘。
控制血糖: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也就是要坚持控制血糖,延缓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发生。糖尿病神经病变会导致胃肠道蠕动减慢,便秘在病龄较长的糖友中更为普遍。因此,控制好血糖是基础中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