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 > 媒体宣传
通讯员 王婷 吴婧 本报记者 钱慧慧
最近,赵小姐带着孩子周末逛了西湖。谁知第二天起床,她发现自己眼睛红肿得像个核桃,而且奇痒无比。又过了一天,眼睛周边的皮肤开始蜕皮,不适感加剧,于是赵小姐赶紧前往医院就诊。
浙江医院眼科副主任温积权:患者有过敏性鼻炎,而且经常发作,她以前也测过过敏原,尘螨、柳絮、花粉等均容易过敏,这次眼睛不适也是因为过敏。仔细检查后我确定她为过敏性结膜炎,配了对症药物。患者使用两三天后,症状得到明显缓解。
门诊中,过敏性结膜炎患者不少,尤其是在春夏季,平时有过敏史,接触了过敏原,就会出现症状。据统计,过敏性结膜炎的全球发病率为20%至30%,是一种常见眼科疾病。
引起过敏性结膜炎的过敏原有很多,广泛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当中,如花粉、柳絮,还有大家日常接触的化妆品、隐形眼镜及其护理液等,动物皮毛、空气中的尘螨、尘土颗粒也都会引起过敏。
很多人认为,过敏性结膜炎与免疫力有关,其实患者大多是家族遗传的过敏体质,与身体抵抗力的强弱无关。
眼睛红肿、发痒是过敏性结膜炎的最主要表现,但并非所有的结膜炎都会眼睛奇痒。过敏性结膜炎虽然不是疑难病,却非常难受。
如何应对?首先避免接触过敏原,特别是春夏季节,出门注意做好防护措施,戴上护目镜和口罩;可做眼部冷敷,降低眼睛局部温度,减缓过敏细胞活性,减少过敏化学物质的释放,减缓过敏症状。当然,如果症状严重,应及时就医,对症治疗。
2020年7月7日 《浙江老年报》 9版 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