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酒文化在我国历史悠久,自古以来描写美酒的诗词歌赋不计其数,其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十数世纪,现如今早已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此外,酒性辛热, 中医认为适量喝酒有温通血脉,祛风散寒之功效。
国内相当比例的糖友有喝酒的习惯,而且还有很多糖友反映:喝了酒后再测血糖,血糖值反倒比平时测的要低,从而得出喝酒可以降血糖的结论。那么,糖友到底能不能喝酒?喝酒又会对病情的控制产生哪些影响呢?
我们先来认识一下酒精,酒精的化学名为乙醇,是一种能量物质,进入人体后可以迅速分解、产生热量。酒精产生的热量,直接通过我们的皮肤、毛细血管等散发掉了,这是为什么喝了酒的人会先出现全身发热,继而又发冷的原因。但是,酒精本身没有营养,在体内没有任何用处,过剩的热量最终会以糖或脂肪的形式贮藏起来, 导致体重增加。
酒精对血糖又有哪些影响呢?第一,正如上文所诉,酒精是高热量饮品,会增加体重,加重胰岛素抵抗,不利于血糖控制。第二,酒精靠肝脏代谢,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解毒”,这个过程会消耗肝糖原并抑制糖异生。打个简单的比方,把人体比作汽车,葡萄糖就是汽油,肝脏肌肉是加油站,糖原就相当于油库。糖异生就是指汽车在汽油、或者油库里的油被用光的时候,加不到油,需要烧机油来保持汽车的动力,而人体的“机油”是脂肪、蛋白质等物质。喝了酒之后,人体产生葡萄糖的过程被抑制了,所以很多糖友喝了酒之后测血糖,会比平时低一些。但是,由于糖尿病本身存在糖代谢紊乱,汽油并不能像正常人那样贮藏在加油站里,肝脏也不能像正常人一样对酒精进行“解毒”。长期大量喝酒,会严重增加肝脏的负担,最终损伤肝脏。此外,有研究显示,酒精在肝脏“解毒”的过程中,会引起血脂升高,促使动脉硬化的发生发展。最后,部分同时服用某些降糖药物的糖友,在喝酒后还可能出现胸闷、气促、面颊潮红等反应。
有的糖友看到这里,会质疑:上面说的反应,我一个都没有!这是因为人体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机器,喝酒量的不同、喝酒的缓急、喝酒时吃东西的多少等等都会导致不同的反应。没有反应并不代表没有伤害,从长远的角度来看,糖友是不宜喝酒的。但是正如文章开头所说,中国喝酒的历史源远流长,有时更是一种社交方式。从现实角度来说,完全杜绝,有一定难度,那么糖友该如何愉快的喝酒呢?有以下这些原则:
1、血糖控制良好是必须。糖友们可以在喝酒前检测血糖,在血糖没有得到良好控制的时候一定不要喝酒,否则血糖不仅会变得更难控制,更会导致严重的急性并发症,那就得不偿失了。
2、严格限制喝酒量。在血糖控制良好的前提下,糖友摄入酒精量:男性控制在25克/天,女性15克/天,每周不超过2次。换算成具体酒类为:
|
女性 |
男性 |
低度白酒 |
50ml |
83ml |
啤酒 |
450ml |
750ml |
葡萄酒 |
150ml |
250ml |
3、避免饮食不足及过量。喝酒会打乱和干扰饮食治疗方案,增加血糖控制难度。在适量喝酒的同时, 要尽量保持每日摄入热量、各种营养成分比例保持相对恒定。
4、此外,喝酒前先吃少量点心或主食,可有效避免低血糖发作。
浙江医院中美糖尿病中心卢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