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浙江医院
地址:杭州市灵隐路12号
邮编:310013
电话:0571-87987373
邮箱:zjyy@mail.hz.zj.cn
监督电话:0571-81595061(监察室)

爱心服务祝您健康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健康资讯 > 健康教育

】【关闭】【返回

2厘米的鸭骨头“锁喉”,一顿夜宵差点要了小伙的命!

作者: 党政综合办公室  阅读次数: 4538 发布时间: 2020-05-18

“医生,我能吃一个肉包吗?”

  “不行!”

  疫情期间宅在家,人人都是美食家,但是对很多人来说,家里的美食还是不能很好地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等到餐饮外卖、堂食全面放开,想要放开肚子好好吃一顿。

  最近在浙江医院消化内科,好几个吃出危险的病例也许能给大家一些警示。

  吃得太急

  喉咙被鸭骨头卡住了

  3月24日,安徽小伙小黄(化名)从老家返杭,2020第一次外卖,迫不及待的“贡献”给了当晚的夜宵。被“翻牌”的是老鸭煲,不过鸭汤虽鲜美,小伙却把自己吃进了急诊室,怎么回事?

  原来,小黄吃得太着急,一块鸭骨头下肚,吐不出来也咽不下去,活生生就卡在喉咙里。3月25日凌晨,小黄来到浙江医院三墩院区急诊,接到消息的浙江医院消化内科周锋医师迅速赶到,为他实施了全麻胃镜下异物取出术,从他食道里取出了那根约2×1.5CM 的“惹祸”鸭骨,小黄这才舒服了。

  有数据统计,成年人上消化道异物95%因误吞所致,而你知不知道排名前几位的异物又是什么?周锋心里有个排行榜:

  1.鸭骨。鸭骨很坚硬,而且鸭骨的破碎部分会很锋利。

  2.鱼骨。比如鱼骨骨片,即鱼头部的三角扁形鱼骨。还有鱼肚子上的骨架大刺,这种鱼骨同样坚硬而锋利。相对危险性小一些的就是一些小鱼刺,这种鱼刺要软一些。

  3.假牙。假牙如果不小心吞入食道内,是最吓人的,因为假牙有许多用于固定的金属钩子,不仅很难取出,即使取出也可能造成二次伤害,让食道多处穿孔。

  食道连接咽喉和胃部,是食物进入体内的重要通道,其中一段与人体主动脉靠得很近。临床中,食道穿孔多为尖锐异物随吞咽运动刺破食道壁引起,继而咽下空气从刺破的食道壁外溢,可潜入颈部皮下组织形成皮下气肿、纵膈气肿,进而造成溃疡。如果异物比较尖,还可能刺穿食道壁,甚至把主动脉穿破,这相当于把高压水龙头刺破,要是大出血不能止住,送医都来不及。

  实际生活中,遇到异物卡喉该怎么办?民间很多土方法,如喝醋、大口吞菜、大口吞饭、大量喝水等,周锋表示,这些方法并不科学,处理不当反而可能危及生命。如果误吞了东西,应该第一时间到医院就诊,了解异物的大小、形状、种类、数量、嵌顿的时间、所处位置等,由医生选择合适的方式,24小时内尽快积极处理。

  嘴巴太馋

  一个包子让她难受不已

  医生,我能吃肉包吗?一般人如果这样发问,会让人觉得有些莫名其妙。但是浙江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冯玉良主任医师说,如果是胆总管结石患者这样咨询,那是相当有“求生欲”。

  3月28日之前的一周,三墩院区来了好几例胆总管结石急性发作的患者。其中,52岁的傅女士(化名)仅仅是因为吃了一个肉包,就突发恶心、呕吐,来到三墩院区消化内科,冯玉良为其实施 ERCP取石术后,傅女士的症状终于缓解了。

  93岁陈奶奶(化名)也是因为胆总管结石伴急性胆管炎,腹痛、黄疸、发热后来到灵隐院区就诊,急诊入院后顺利做了ERCP好转出院。

  冯玉良说,胆总管结石是指位于胆总管内的结石,是胆道系统的常见病及多发病。很多患者不仅恶心、呕吐,而且腹痛、发热,有些人当是胃病治疗效果不好遂来医院检查,结果才发现是胆总管结石伴急性胆管炎。形成胆总管结石的主要原因是遗传性胆固醇代谢异常、胆汁淤积以及胆道系统的感染。

  不良的生活习惯可增加其发病率,如经常吃火锅、烧烤、蛋黄、动物内脏等油腻食物的人群;经常不吃早餐、饿一顿饱一顿,饮食不规律的人群。胆总管结石患者的饮食禁忌里有一条:忌油腻,但是一个包子就能让自己痛不欲生,这是疫情期间忍了那么久,好不容易过下嘴瘾的傅女士绝对没想到的。

  好在利用ERCP,傅女士不需要被开膛破肚,医生只需半小时就通过内镜把她体内的结石取了出来,患者没有刀疤,次日就能吃饭下床活动。作为一种微创手术,ERCP是“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的简称,治疗性ERCP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痛苦小,疗效好、适应症广,费用少等优点、尤其适合高龄患者及无法耐受外科开腹和麻醉的病人。

  天天吃笋

  小心急性胃炎甚至胃出血

  眼下春笋正当令,冯玉良提醒大家食用时还得悠着点。因食用大量春笋而引发急性胃炎,严重的还有消化道出血症状的患者,最近也多了起来。

  反复出现胃疼胃胀、打嗝还泛酸,患者朱女士(化名)来到三墩院区消化内科检查后发现是消化不良引起的急性胃炎。她说,家里人都爱吃春笋,近期家里的餐桌上经常有油焖春笋,“前天晚饭后,就感觉肚子里有一块石头鼓着,恶心想吐。”过了一天,她不仅吃东西没胃口,胃还隐隐作痛,于是来到了医院。

  最近春笋大量上市,不少人因其营养丰富、粗纤维素含量高,每天都吃。“正因为它含有丰富的粗纤维,比较难消化,大量食用会刺激肠胃,损害胃黏膜,消化道的一些小血管容易受损伤,导致消化道出血。”冯玉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