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宣传
商报记者 陈敏娜 通讯员 郭俊
下周五是今年的“世界睡眠日”,主题为“规律睡眠,健康未来”。
现代社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因素,想要优质睡眠很难,而在睡眠不佳的诸多表现中,打呼噜最常见,也最容易被忽视。
最近,浙江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主持工作)唐婷玉主任医师收治了一位积极治疗打呼噜的患者。她也想借此提醒大家,单纯偶然出现的打呼噜不可怕,若同时存在严重的睡眠呼吸暂停现象的,就一定要引起重视,及时干预治疗。
男子睡觉被憋醒
隔天就给自己买了呼吸机
杭州的刘先生(化名)今年42岁,个头不高,但身材微胖。1月初的某个晚上,他在睡眠中被憋醒,吓得一家人连夜挂了浙江医院的急诊。
急诊医生仔细问诊查体后告诉他,这种“睡觉时把自己憋醒”的情况很可能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需要进行专科对症治疗。
从网上了解了这种疾病危害甚大,刘先生一面预约了呼吸内科副主任唐婷玉的专家号,一面给自己买好了无创呼吸机。
就诊那天,他带着无创呼吸机走进诊室激动地说:“这个真有用!这两天睡得特别好,就不知道我用得对不对,所以来请专家把把脉。”
经过多导睡眠监测检查等系列检查,刘先生被确诊为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必须进行干预治疗。而对于他的积极就诊行为,唐婷玉大加赞赏:“能够认识到打鼾的患者,并积极采取行动,是值得鼓励的。只是无创呼吸机的使用,最好经过专业指导,设置好适合患者的模式、压力和呼吸频率,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肥胖和激素分泌异常都是诱因
唐婷玉解释,人之所以会打呼噜,是因为气道、鼻腔或是咽腔存在狭窄,随着人的一呼一吸,气流冲过狭窄部位,震动黏膜,发出声响。
有些呼噜声中间有一小段是没声音的,这一小段就是呼吸暂停的时间。它会导致人体大脑供氧不足,可以引起心脏病、高血压、脑血管病、糖尿病等多种疾病,这些疾病大大增加了患者的死亡风险,同时,夜里睡眠时呼吸暂停,还很可能导致心源性猝死。
大部分时候,引起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主要原因是气道狭窄,导致气流无法顺利通过。而导致气道狭窄的因素有肥胖、鼻炎、鼻窦炎、鼻中隔偏曲、鼻甲肥大,悬雍垂肥大,舌根后坠,扁桃体肥大,腺样体肥大等。
不过,也有一种情况,即人体内激素分泌异常时,也会诱发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唐婷玉此前的门诊中,有位年轻的女性患者自述晚上睡觉打鼾非常严重,家人都以为是工作太累导致的。但调整作息后症状依然没有改善,最后到医院一检查,发现是因为甲状腺功能减退,也就是甲减导致。
对女性来说,雌激素是一大“保护伞”,失去了它的保护,女性在更年期后不少疾病的发病率都会不同程度上升。这也是为什么,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年长多于年幼,但女性一到更年期后,因失去了雌激素的保护,发病率会直线上升,几乎与男性持平。
中度以上患者一定要及时干预治疗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好治,也不好治。
“如果只是单纯因肥胖引起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我们一般会建议先通过减肥,改善睡眠体位(可侧卧),多吃清淡食物,(成人)戒烟戒酒等来减轻症状。”唐婷玉说,但如果病情已发展为中度甚至重度时,生活方式干预已无法改善打鼾症状时,才会建议在医生指导下,选择配用呼吸机,必要时手术。
不过一提到呼吸机治疗,患者的第一反应往往摇头:“带着(呼吸机)面罩睡觉多诡异,我接受不了,我爱人也会吓到。”
唐婷玉表示,这种呼吸机是一种无创的治疗,对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有着明显的改善效果。“它需要长期配用治疗,夜间也有一定的声响,但与不治疗而导致的风险相比,其利远大于弊。”
下周五是今年的“世界睡眠日”,主题为“规律睡眠,健康未来”。
现代社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因素,想要优质睡眠很难,而在睡眠不佳的诸多表现中,打呼噜最常见,也最容易被忽视。
最近,浙江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主持工作)唐婷玉主任医师收治了一位积极治疗打呼噜的患者。她也想借此提醒大家,单纯偶然出现的打呼噜不可怕,若同时存在严重的睡眠呼吸暂停现象的,就一定要引起重视,及时干预治疗。
男子睡觉被憋醒
隔天就给自己买了呼吸机
杭州的刘先生(化名)今年42岁,个头不高,但身材微胖。1月初的某个晚上,他在睡眠中被憋醒,吓得一家人连夜挂了浙江医院的急诊。
急诊医生仔细问诊查体后告诉他,这种“睡觉时把自己憋醒”的情况很可能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需要进行专科对症治疗。
从网上了解了这种疾病危害甚大,刘先生一面预约了呼吸内科副主任唐婷玉的专家号,一面给自己买好了无创呼吸机。
就诊那天,他带着无创呼吸机走进诊室激动地说:“这个真有用!这两天睡得特别好,就不知道我用得对不对,所以来请专家把把脉。”
经过多导睡眠监测检查等系列检查,刘先生被确诊为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必须进行干预治疗。而对于他的积极就诊行为,唐婷玉大加赞赏:“能够认识到打鼾的患者,并积极采取行动,是值得鼓励的。只是无创呼吸机的使用,最好经过专业指导,设置好适合患者的模式、压力和呼吸频率,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肥胖和激素分泌异常都是诱因
唐婷玉解释,人之所以会打呼噜,是因为气道、鼻腔或是咽腔存在狭窄,随着人的一呼一吸,气流冲过狭窄部位,震动黏膜,发出声响。
有些呼噜声中间有一小段是没声音的,这一小段就是呼吸暂停的时间。它会导致人体大脑供氧不足,可以引起心脏病、高血压、脑血管病、糖尿病等多种疾病,这些疾病大大增加了患者的死亡风险,同时,夜里睡眠时呼吸暂停,还很可能导致心源性猝死。
大部分时候,引起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主要原因是气道狭窄,导致气流无法顺利通过。而导致气道狭窄的因素有肥胖、鼻炎、鼻窦炎、鼻中隔偏曲、鼻甲肥大,悬雍垂肥大,舌根后坠,扁桃体肥大,腺样体肥大等。
不过,也有一种情况,即人体内激素分泌异常时,也会诱发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唐婷玉此前的门诊中,有位年轻的女性患者自述晚上睡觉打鼾非常严重,家人都以为是工作太累导致的。但调整作息后症状依然没有改善,最后到医院一检查,发现是因为甲状腺功能减退,也就是甲减导致。
对女性来说,雌激素是一大“保护伞”,失去了它的保护,女性在更年期后不少疾病的发病率都会不同程度上升。这也是为什么,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年长多于年幼,但女性一到更年期后,因失去了雌激素的保护,发病率会直线上升,几乎与男性持平。
中度以上患者一定要及时干预治疗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好治,也不好治。
“如果只是单纯因肥胖引起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我们一般会建议先通过减肥,改善睡眠体位(可侧卧),多吃清淡食物,(成人)戒烟戒酒等来减轻症状。”唐婷玉说,但如果病情已发展为中度甚至重度时,生活方式干预已无法改善打鼾症状时,才会建议在医生指导下,选择配用呼吸机,必要时手术。
不过一提到呼吸机治疗,患者的第一反应往往摇头:“带着(呼吸机)面罩睡觉多诡异,我接受不了,我爱人也会吓到。”
唐婷玉表示,这种呼吸机是一种无创的治疗,对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有着明显的改善效果。“它需要长期配用治疗,夜间也有一定的声响,但与不治疗而导致的风险相比,其利远大于弊。”
另外,研究发现83%的顽固性高血压患者患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因此,她建议那些血压居高不下难以控制的,不妨到医院呼吸内科或睡眠呼吸疾病专科门诊就诊,进行多导睡眠监测检查,及甲状腺功能、性激素、动态血压监测等检查,明确病因及疾病严重程度,进行对症治疗。
《每日商报》 2021年3月13日 07版 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