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神经病变是一种常见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很多糖尿病患者都在承受着神经病变带来的疼痛折磨,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
什么是糖尿病神经病变?
糖尿病神经病变是指糖尿病代谢障碍及血管病变导致神经系统损害。神经系统损害会导致很多感觉异常,其中最为棘手的就是神经病变所导致的疼痛,其主要表现为各种各样的疼痛感觉,且疼痛常常在夜间加重。
什么人容易发生神经痛?
糖尿病性神经痛可能发生在患糖尿病的任何时间段,且在各型糖尿病患者中都有发生,还有些糖友甚至是因为神经痛来检查时,发现了糖尿病。
但是,通常来说较长的糖尿病病程、血糖控制不佳、高血压、吸烟、超重/肥胖的糖尿病患者神经痛发生的风险会更高。
而且糖尿病性神经痛的症状表现个体差异很大,有时候哪怕只是血糖略高于正常水平,仍然会损伤神经,发展成神经痛。一般表现为:
* 疼痛通常出现在四肢末端,通常下肢较上肢多见,两侧肢体可同时或先后发生。很多患者在疼痛发生前会先有一段时间的麻木感觉。
* 疼痛可能表现为针刺样、烧灼样、触电样、钻凿样疼痛,往往夜间加重。
* 疼痛症状早期仅仅发生于趾(或指)尖,随着病情加重,逐渐发展至整个足(手)部。
* 因疼痛而行走困难
* 肌肉无力
* 有些病人还表现为痛觉过敏,即很轻微的刺激即感觉明显疼痛,严重时穿袜子或盖被子都会觉得非常疼痛。
如何应对?
如前所述,神经痛是神经病变中比较棘手的一种情况,预防大于治疗。良好的代谢控制,包括血糖、血压、血脂管理等是预防糖尿病神经病变发生的重要措施,尤其是血糖控制至关重要。此外,一定要定期进行神经病变的筛查及评估,早发现早治疗。
如果已经出现了神经病变,那么治疗的效果很可能就不尽如人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