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 > 医院动态
各级党委、政府和各级领导干部要扛起责任、经受考验,既有责任担当之勇、又有科学防控之智,既有统筹兼顾之谋、又有组织实施之能,切实抓好工作落实,在大战中践行初心使命,在大考中交出合格答卷,确保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这是一个非同寻常的春天,一场对抗新型冠状病毒的战争进入了攻坚期,那一群不畏艰险的白衣“战士”为了人民的健康,向着防控一线迎难而上。
疫情就是命令,医院就是战场,岗位就是阵地。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攻坚战打响,浙江医院党委高度重视,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和专家小组,党委书记、院长靠前指挥,党员冲锋作表率,全院职工万众一心抗疫情。
筑起患者与病毒之间的长城
影像检查,特别是X线平片和CT检查,在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诊断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浙江医院放射科的全体工作人员,他们不在发热门诊,也不在隔离病房,却用另外一种方式出现在了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第一线。他们全力以赴24小时随时待命,夜以继日,与时间赛跑,舍小家顾大家,积极配合临床科室,做好发热门诊和感染科病人的检查,全力投入到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筑起一道道守护人民健康的防护线,展现出崇高的使命担当和职业精神。
浙江医院放射科主任张建军主任医师从疫情爆发开始就一直没有停歇过,他一方面积极排兵布阵,尽最大能力满足疫情筛查、预防交叉感染的需求,另外一方面,作为浙江医院医技三支部的支部书记,张建军充分发挥了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哪里有艰险,哪里就有共产党员,他带领整个医技三支部,誓与病毒斗争到底。在急性传染病疫情发生时,党员干部积极响应党和政府决策部署,响应医院号召,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坚实的战斗堡垒,医技三支部,用他们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战斗堡垒的含义。
面对此次疫情,放射科的技师们最为辛苦。他们同发热门诊、隔离病房的医护人员并肩战斗,全力做好新冠肺炎患者影像诊断排查。他们与患者近距离接触,精准摆位、投照、扫描,遇到体弱的患者上前搀扶,遇到卧床的患者协助搬动,但是他们却从不抱怨,毫不退缩。
1月25日(年初一)汪佶紧急驰援武汉。医学工程部发扬连续作战的精神,各方调集、订购防护物资,耗材库房人员以及工程师们一方面做好新到防护用品的收货和入库,另一方面有条不紊地做好这些物品的出库和发放,为抗疫一线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胡翠华
放射科技师(共产党员)
疫情一直牵动着他的心,他多次询问,需要我吗?有需要,我就上!春节期间他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只等一声令下,即刻冲往抗击疫情的一线。父母担心他,可他却深知作为一名放射人的职责。当科室里有从温州回来的同事需要隔离,他二话不说马上过来顶替值班,春节期间连续上班,于他而言,坚守岗位是职责,是担当,只有这样,才无愧于一个共产党员的称号。
魏强
放射科技师
春节期间也是几乎隔一天上班,没有回家过年,没有团聚的喜悦,但是他却没有任何怨言,“告诉自己不要流泪,眼睛要用来看片子。”在抗“疫”非常时期,他排除万难,在厂家工程师的远程指导下,解决设备问题,为发热患者及时、顺利检查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邵丹
放射科技师
他家离医院比较远,村里的人知道他在医院上班,对他有些不理解和排斥,甚至不让他回家。病毒肆虐,他知道,一线需要他。春节期间,只要有需要,他就会在岗位上,尽管进出上班和回家的路充满了坎坷。他说:“岗位需要我,为了早日战胜疫情,我必须在。我得保证正常上班,大不了就住医院里。”
杨洁
放射科护士
武汉疫情严重,浙江医院连连派出白衣战士驰援武汉。ICU派出驰援武汉一线的人员后,科室人员减少,她二话不说立马主动顶替上夜班,她说,战友在武汉一线奋战,我去不了前线,在后方,一定要尽自己的一份力。
黄小仙
放射科护士
春节期间为了对抗疫情,放射科做了非常完备的人员安排。疫情期间,科里有护士咳嗽身体不适,岗位上不能缺人!她立即提出顶替上班,她说,这时候,同事之间齐心协力,对抗新型冠状病毒是最重要的事,只要万众一心,一定能够打赢这场仗!她还自制了防护面罩分给一线同事们,总是细心嘱咐他们,要保护好自己。
还有郭东美,总是忙前忙后,口罩、帽子、防护服、隔离衣、手套等,要为全科室80几号人准备好防护物资,还得时时检查,时时上报。“你体温测了吗?”每天的问候也总在耳边响起。
这是一群充满着力量的“放射人”,面对专业,精益求精;面对病毒,严控死守;面对同事,仁爱互助,正是有着这样的精神,他们才能在凶恶的病毒面前,用自己的肩膀扛起医学影像这道防线,为临床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习近平总书记
这是一个非同寻常的春天,一场对抗新型冠状病毒的战争进入了攻坚期,那一群不畏艰险的白衣“战士”为了人民的健康,向着防控一线迎难而上。
疫情就是命令,医院就是战场,岗位就是阵地。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攻坚战打响,浙江医院党委高度重视,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和专家小组,党委书记、院长靠前指挥,党员冲锋作表率,全院职工万众一心抗疫情。
筑起患者与病毒之间的长城
影像检查,特别是X线平片和CT检查,在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诊断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浙江医院放射科的全体工作人员,他们不在发热门诊,也不在隔离病房,却用另外一种方式出现在了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第一线。他们全力以赴24小时随时待命,夜以继日,与时间赛跑,舍小家顾大家,积极配合临床科室,做好发热门诊和感染科病人的检查,全力投入到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筑起一道道守护人民健康的防护线,展现出崇高的使命担当和职业精神。
浙江医院放射科主任张建军主任医师从疫情爆发开始就一直没有停歇过,他一方面积极排兵布阵,尽最大能力满足疫情筛查、预防交叉感染的需求,另外一方面,作为浙江医院医技三支部的支部书记,张建军充分发挥了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哪里有艰险,哪里就有共产党员,他带领整个医技三支部,誓与病毒斗争到底。在急性传染病疫情发生时,党员干部积极响应党和政府决策部署,响应医院号召,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坚实的战斗堡垒,医技三支部,用他们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战斗堡垒的含义。
面对此次疫情,放射科的技师们最为辛苦。他们同发热门诊、隔离病房的医护人员并肩战斗,全力做好新冠肺炎患者影像诊断排查。他们与患者近距离接触,精准摆位、投照、扫描,遇到体弱的患者上前搀扶,遇到卧床的患者协助搬动,但是他们却从不抱怨,毫不退缩。
为能够安全高效的进行影像检查,张建军和放射科三位副主任冯越主任医师、吴伟峰副主任技师、牟彩云副主任技师、副护士长郭东美主管护师反复强调各项工作的具体流程,并在实地认真考察,现场布置包括发热门诊、隔离病房的联网和设备放置位置等,并组织了相关演练,制定了应急预案。
1月25日(年初一)汪佶紧急驰援武汉。医学工程部发扬连续作战的精神,各方调集、订购防护物资,耗材库房人员以及工程师们一方面做好新到防护用品的收货和入库,另一方面有条不紊地做好这些物品的出库和发放,为抗疫一线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胡翠华
放射科技师(共产党员)
疫情一直牵动着他的心,他多次询问,需要我吗?有需要,我就上!春节期间他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只等一声令下,即刻冲往抗击疫情的一线。父母担心他,可他却深知作为一名放射人的职责。当科室里有从温州回来的同事需要隔离,他二话不说马上过来顶替值班,春节期间连续上班,于他而言,坚守岗位是职责,是担当,只有这样,才无愧于一个共产党员的称号。
魏强
放射科技师
春节期间也是几乎隔一天上班,没有回家过年,没有团聚的喜悦,但是他却没有任何怨言,“告诉自己不要流泪,眼睛要用来看片子。”在抗“疫”非常时期,他排除万难,在厂家工程师的远程指导下,解决设备问题,为发热患者及时、顺利检查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邵丹
放射科技师
他家离医院比较远,村里的人知道他在医院上班,对他有些不理解和排斥,甚至不让他回家。病毒肆虐,他知道,一线需要他。春节期间,只要有需要,他就会在岗位上,尽管进出上班和回家的路充满了坎坷。他说:“岗位需要我,为了早日战胜疫情,我必须在。我得保证正常上班,大不了就住医院里。”
杨洁
放射科护士
武汉疫情严重,浙江医院连连派出白衣战士驰援武汉。ICU派出驰援武汉一线的人员后,科室人员减少,她二话不说立马主动顶替上夜班,她说,战友在武汉一线奋战,我去不了前线,在后方,一定要尽自己的一份力。
黄小仙
放射科护士
春节期间为了对抗疫情,放射科做了非常完备的人员安排。疫情期间,科里有护士咳嗽身体不适,岗位上不能缺人!她立即提出顶替上班,她说,这时候,同事之间齐心协力,对抗新型冠状病毒是最重要的事,只要万众一心,一定能够打赢这场仗!她还自制了防护面罩分给一线同事们,总是细心嘱咐他们,要保护好自己。
还有郭东美,总是忙前忙后,口罩、帽子、防护服、隔离衣、手套等,要为全科室80几号人准备好防护物资,还得时时检查,时时上报。“你体温测了吗?”每天的问候也总在耳边响起。
这是一群充满着力量的“放射人”,面对专业,精益求精;面对病毒,严控死守;面对同事,仁爱互助,正是有着这样的精神,他们才能在凶恶的病毒面前,用自己的肩膀扛起医学影像这道防线,为临床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在这场抗“疫”战争中,张建军说,他听得最多的话是:“我们不上谁上?”“让我去!”“我可以!”……确实,我们不直面危险,那么面对危险的就是我们的家人,就是亿万个同胞的家人。
面对疫情,齐心才有力量,团结给我们齐心协力抗疫情,白衣胜雪奋新春,惟愿天下,疫魔退散,平世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