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浙江医院
地址:杭州市灵隐路12号
邮编:310013
电话:0571-87987373
邮箱:zjyy@mail.hz.zj.cn
监督电话:0571-81595061(监察室)

爱心服务祝您健康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医院介绍 > 挂靠机构

】【关闭】【返回

全省中西医结合循环系疾病诊治重点实验室

作者: 管理员  阅读次数: 5353 发布时间: 2024-12-19

机构背景:

2019年,经浙江省科技厅评审,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循环系疾病诊治重点实验室获批成立,依托单位浙江省中医院。2021年在省科技厅组织的“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 研究中心)责任期考核” 中成绩优秀,在30个重点实验室中名列第五,位居八个医药卫生相关实验室第一名。2022年底,实验室主任毛威教授由浙江省中医院调任浙江医院。

20247月,全省重点实验室重组申报,由毛威教授领衔,浙江医院牵头,暨南大学衰老与再生医学研究院支持,与凯莱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苏可安药业有限公司联合共建的全省中西医结合循环系疾病诊治重点实验室再次获批成立。

实验室围绕动脉粥样硬化、房颤及心血管代谢病等心血管重大疾病,旨在通过中西医结合,临床和基础、医疗和药学、医工信等优势资源整合,实现中西医结合循环系疾病理论创新和基础研究、临床转化及诊治关键技术突破。

重点实验室实行学术委员会指导下的主任负责制,王建安院士任学术委员会主任。

实验室主任毛威教授,浙江医院院长,二级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省卫生领军人才,浙江大学和浙江中医药大学博导,省心脑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主任,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省工程研究中心、省小而强临床创新团队、省中西医结合多学科交叉创新团队学科带头人,兼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常委、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心血管急救分会副会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养生学专业委员会副主委、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常委、浙江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委等学术任职,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重点项目和面上基金项目6项、省科技重点研发项目7项,获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技二等奖1项,国家发明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2项,院内制剂5个,参与10余部国家级学会指南和专家共识制定,牵头多中心临床研究17项,在J Hematol OncolATVB等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


研究基础:

承担国自然重大等40项课题,在J Hematol OncolCellNat Genet等期刊发表论文数百篇,获发明专利18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省部级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院内制剂5个,新药证书1件。

针对冠心病残余风险高的现状,在8项国自然、2项省重点研发、2项省自然重点等支持下,开展冠心病 (痰瘀互结证,38%) 痰瘀同治研究,获省部级二等奖2项,发明专利1项,软著2项,论文40余篇,成果被《浙江省中医(中西医结合)单病种诊疗规范》采纳,陈可冀院士评价““研究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针对电生理机制未明、预后差、国内缺相关产品现状,在国家重大科学仪器专项等9项省部级课题支持下,开展“基于ECGI等技术的房颤诊治新技术研究及临床应用”,开发多个进口替代产品,在IEEE Access等杂志发表论文9篇,获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23项,软著9项,获2022年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成果被2020欧洲房颤管理指南》引用。

针对新冠缺乏有效防治手段,在省重点应急攻关项目支持下,开展中医药防控和分子标志物研究。在J Travel MedCrit CareCell等杂志发表论文18篇,获院内制剂5个,发明专利4项,软著4项,试剂盒9个,结果被国内外5部指南采纳,获2022年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针对循环系疾病发病率、死亡率居高不下的现状,在国家重大公共卫生计划、国家重点研发等项目支持下,建立了逾22万人群的大型队列,发布《浙江省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分布与防控形势2022报告》,填补全国省域空白。

针对中国快速步入老龄化,衰老规律未明的现状,在多项国自然重大等支持下,在CellNat GenetNat MedCell Stem CellCell Res等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获发明专利3项,获2021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机构职责:

负责管理和运行全省中西医结合循环系疾病诊治重点实验室,根据各级科研相关管理部门的工作安排,做好科研工作与成果转化,促进学科产学研一体化建设,构建一个集基础研究、临床转化、技术创新和产业孵化为一体的综合性研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