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是第19个世界卒中日,为响应中国卒中学会的号召,降低卒中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和复发率,浙江医院副院长、脑科中心学科带头人万曙教授携阵容强大的专家队伍,在德清县武康街道祥和社区开展大型公益义诊活动。
卒中是威胁健康生活的“头号杀手”。据相关数据表明,我国现有卒中患者1494万人,每年新发卒中330万人,每年因卒中死亡154万人,卒中存活者中约有80%仍有不同程度的残疾,卒中的高致残率和死亡率给个人健康、家庭幸福、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负担。
此次义诊走进德清县,也是浙江医院深入基层的体现。万曙教授说,很多老年人对卒中的了解程度低,不了解卒中的危害,这也是下沉社区、进行科普的意义所在:让这些老年人了解高危因素,并且进行生活习惯的转变,可以将预防前移。
德清县慈善总会公众健康咨询工作室王法弟主任提到,从2019年起,慈善总会健康咨询工作室主要负责搭建起民众和上级医院之间的桥梁。“民众生病了,不知道该找哪个科室看,该找哪个医生看,我们就帮助他们找到对症的科室及医生,帮助其治疗。”
王法弟提到了一位57岁的男性患者,有多年糖尿病和高血压病史,发生脑卒中后,经过当地医院救治,命虽救回来了,但是半年多来只能依靠轮椅生活。期间他到处求医,询问“土郎中”,始终无果。王法弟为其推荐了浙江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刘小利主任医师,在指导下,现在大伯下肢已经康复,恢复了正常生活。
万曙教授表示,这正是建立三级转诊制度的意义所在。浙江医院建立了一站式的卒中诊治体系,从早期筛查-院内救治-早期康复有着丰富经验,尤其在超早期溶栓、取栓救治上能提供24小时的高效救治,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待到病人稳定后转至居家或社区康复,提供科学远程指导,使患者离院不离医,出现新问题时及时获得药物、心理等指导关怀。必要时,还可以请上级医院的医生直接到社区医院进行治疗,形成“病人不动医生动”模式。
活动当天,浙江医院组织了神经介入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药学部、高血压中心、心脏康复科、消化内科、营养科、体重管理、呼吸内科、内分泌科等多学科专家组成的强大团队,为当地居民提供健康服务和科普,并送出房颤筛查、颈动脉B超等多项免费公益项目。
浙江医院药学部主任、万晓青主任中药师现场教授八段锦。“从中医角度,运动分为阴性运动和阳性运动,上了年纪以后更推荐轻柔、舒缓的阴性运动,对身体无伤。”她表示,八段锦可以很好地促进身体内的气血运行、健脾开胃,是适合中老年人的养护方式,对心脑血管预防非常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