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荣誉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获得荣誉 > 家属表彰
2020年3月26日,浙江医院中西医结合医疗照护病房护士长项巧珍收到了一封带有温度的感谢信,这天恰巧也是西湖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医疗照护病房启用两周年的日子。启用两年来,医疗照护病房致力于打造全新的医疗照护模式,累计为1576名患者提供了优质的医疗服务,开启了全新的“西湖模式”时代。
患者家属感谢信节选
一家值得信赖、有温度的医养结合医院
——写在母亲入住杭州西湖区中西医结合医院2年感受
母亲宋云静,性情温和、开朗,一生从事护理工作,浙江大学医学院妇产科医院退休,养育5个孩子,今年99岁。母亲患有高血压病40余年,安装心脏起搏器10余年,持续性房颤5余年。2016下半年以来在家反复急性心衰发作,每次急救车送三甲医院诊治,2018年3月入住浙江医院托管的西湖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医疗照护病房(浙江医院是以老年病为特色的三甲医院)。
母亲年迈时有一条生存原则 “在生命最后阶段一定不要插任何管子、不要过渡抢救,让她没有痛苦、安详、有尊严的离世”,并多次叮嘱我们5个兄妹。
优质、温馨医疗照护吸引了我们
我曾从事护理工作40余年,考虑母亲晚年的健康和生活质量,2018年初经5个兄妹讨论决定在杭州寻找适合母亲医养居住的医院。为此,我们现场考察了杭州6家相对比较好的医养结合医院,最后从医疗、护理、生活照料、医院环境等方面综合考虑,选定了中西医结合医院,并于2018年3月20日在该病房开张之日入住。
三起三落起死回生,医护团队经受考验
母亲由于年迈,患有多种慢性疾病及脑肿瘤,入住后经历三起三落的起死回生,经历新冠肺炎期间的严格限制家属探视,奇迹般的闯过一道道难关,开心的迈入2020年2月。这支医护团队是怎样进行“缓和医疗”、“安宁疗护”,让患者无痛苦、有尊严接受治疗,我见证了2年来医疗照护病房成长与发展的全过程,真正感受到这里有一支值得信赖的诊疗、护理、照顾团队,是一家有温度的新型医养结合医院。
这里有值得信赖、技术高超的医生团队
1. “缓和医疗”让母亲得到最佳治疗
2年来母亲在治疗期、危险期、康复期等每一个阶段,由柴主任领衔的医生团队,以“缓和医疗”为理念,给出了有创新的不同阶段人性化、个性化治疗方案,使母亲得到最佳的合理治疗。
2. 应对最严峻死亡治疗考验
母亲2019年7月8日进入嗜睡,出现脑水肿、吞咽困难等危重状态后,按照传统疾病治疗需要插鼻胃管给药及营养补充。但是,柴主任医生团队面临治疗的严峻挑战和困难,尊重母亲意愿,运用“缓和医疗”新理念,仔细研究病情,采用多学科联合,给出精准治疗方案,他们平时密切观察疾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面对母亲疾病三起三落严峻死亡治疗的考验,这支团队经受住了考验,并一次次让母亲油然而生建立起治疗信心,让我真正感受到这里有一支值得信赖、技术高超的医生团队。
这里有值得信赖,充满关爱、护理精操的护士团队
以项护士长为领衔的护理团队,她们以“人文精护,患者至上”为理念,经过严格专业技术及关爱照护培训,护理工作中除提供生理护理外,还时时提供心灵护理,建立起了一支充满关爱、护理精操的护士团队。
2年来通过娱乐活动、康复活动、赠送回忆录等活动不断向母亲传递爱,传递生存、传递战胜疾病信心,使母亲感受到把生命交给这样一支护理团队十分安心。
记得第一次病危还没有完全稳定,母亲情绪焦躁,失去治疗信心,转回到医疗照护病房后得到团队精心的护理,如共同为98岁母亲庆祝生日、精心为母亲设计及制作回忆录等,使母亲建立起战胜疾病的坚强信心和对生存的迷恋。在每次病危时,母亲都积极配合各项治疗与护理, 特别是在母亲人很虚弱、无力对话、无力睁开眼睛的情况下,母亲依然坚强把药物及食物吃下去,坚持翻身,以最顽强的毅力表现出对生命的珍视,使我由衷的敬佩。
2.面对艰难护理挑战,让患者有尊严的生存
2019年7月8日,母亲因脑肿瘤引起脑组织受压、水肿,出现吞咽困难,失语失能,并进入嗜睡状态。由于周围静脉细、没有插鼻胃管等客观原因,这给护理工作带来很大困难及挑战,特别是抽血化验、营养补充等。然而,这支护理团队在护士长带领下,精心制定周密的护理计划,通过床边心理引导,每天至少4-5次病房巡查,仔细寻找抽血静脉,指导护工及家属饮食喂养方法等,使母亲每次都能奇迹般地渡过危险期,母亲也一次次露出发自内心的微笑。我们也深感到在这样一支值得信赖,充满关爱、护理精操的护士团队精心照护下,母亲将会没有痛苦、没有悲哀、有尊严、平静的去迎接死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