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 媒体宣传

五分钟,15800人在线抢完750个名额! 什么培训班报名这么火爆?

作者: 宣传统战部  阅读次数: 1493 发布时间: 2022-09-19


记者 俞茜茜 通讯员 王婷 郭俊

9月15日,由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继续教育部主办的“第140期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专科资质培训项目——浙江杭州班”顺利开启。在开班前半个月,杭州、重庆、烟台三个班共750个培训名额受到来自全国15800余名重症医生在线争抢,五分钟即被抢完。

重症医学是集现代医学成就于一身的一颗明珠,它是延续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重症病人的救治,不靠激情,靠技术和方法,而这些技术不是仅靠短期的培训就能学会的,它是一个长期甚至一直延续不断进步的过程。

为提升我国重症医学科从业人员的整体水平,建设高素质的重症人才队伍,作为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副主委,浙江医院党委书记严静和学会牵头借鉴国际先进的重症医学培训模式与培训课程,结合我国重症医学的特点与现状,于2009年发起“重症医学专科资质培训项目”(以下简称5C项目)。

足迹遍全国,孵化医疗“特种兵” 十余年铸就“5C培训”硬品牌

党的十八大以来,大批重症医学专业人才不断涌现,为服务国家、造福社会、规范行业、呵护大众做出了显著成绩。与其他临床科室先“瞄准”再“开枪”、先诊断清楚再对症下药不同,重症医学科必须做到24小时实时“瞄准”实时“开枪”。病人出现危及生命的症状,不仅要立即处理最危急的问题,还要寻觅许多潜在危险因子,做到全面排查并化解危机,病人的生命就在毫厘之间。重症医学核心技术的培训,对于提高基层医生的临床诊治能力、规范诊疗流程具有重要意义。

严静说,“5C项目”自发起以来便深受重症医学从业者的广泛认可和一致好评,它以系统、规范及高质量的重症医学专科资质培训工作为基础,与国际系统化、规范化和标准化培训方式接轨,始终保持“六个统一”,即统一教材、统一培训课件、统一操作培训流程、师资统一培训后上岗、统一考核、统一发证。从第四版起,培训教材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发行,培训课件、培训考核内容也根据教材修订同步调整。目前教材已更新至第六版。

为了保证考核结果的公平公正,培训考核由国家卫生健康委专业考核机构实施,培训质量得到了业内广泛认可。从2009年9月在厦门举办第一期培训班起,历时13年137期,已培训各级医院学员近3万人,占国内重症医师总人数的40%;经考核合格获专科资质的达2.4万人。2014年,“5C项目”纳入国家医学考试中心管理,获得国家层面的认证。

作为“5C项目”的执行者和先驱者,严静希望“重症人”能够不断提升重症思维,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凸显重症医学的临床救治能力及担当。

 

13年间,“5C项目”足迹遍布全国几乎所有城市,逐渐成为中华医学会的品牌项目,始终把提高重症医生专业水平、补齐各医疗单位重症医学基本理论及技能短板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根据重症医学专业强调床边动手实际操作的特点,不断调整并优化课程设置、更新课程内容,真正做到了“实战需要什么,我们就培训什么”,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越来越优质的重症救治服务。

三分之一援鄂医生,都参加过“5C培训”

大疫之中尽现“硬核”优势

通过把基层医生“请上来”至省级三甲医院培训半年的方式,2018-2020年共培养基层重症医学专业学员126人;“重症医学核心技术规范基层研讨会基层行”已在全国各中小城市举办40期,惠及当地基层医生8000余名。

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期间,累计4.3万余名医务人员驰援湖北省,其中重症医学专业人员1.9万余名,占援鄂医务人员总数的45%。其中约67.2%的援鄂重症医生参加过“5C项目”培训,他们用训练有素的精湛医术展现出了重症救治的规范专业能力,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党和国家“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的执政为民理念。

“2003年非典时期,全国大概只有2万名重症医学医生,西部省份还有许多县级医院没有ICU病房。一个县城有几十万人口,遇到危急情况后果难以想象。”严静坦言,重症医学能在这一次疫情中发挥作用,离不开13年前开始的“5C培训”项目。

 

“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大疫之中重症医生展现出的“ 敢于吃苦、甘于吃苦、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得到了广大人民和社会各界的认可和肯定。140多位重症医护人员获得了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荣誉表彰。

制订系列培养计划,推动临床实践进步

厚积薄发——

浙江重症医学勇攀高峰、树标杆

重症医学团队在此次抗疫过程中表现突出,正是得益于重症医学继续教育方面的不懈努力,尤其是“5C项目”的持续开展,培养出了一批批重症医学的专业人才。与此同时,重症医学的实践准则,构成了重症专业团队的临床工作规范,形成了从重症医学的早期损害预防和发现到监测、治疗,再到远期预后的完整工作内涵。这一构架有明显的专业特点,为重症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和临床思路。

回首来路,“重症人”从来没有居功自傲,他们始终自视为爱岗敬业、呵护生命的白衣天使中的普通一员。“浙江的重症医学水平在全国范围内走在前列,也是我们追求的标杆。”一名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的ICU医务人员曾向严静表示道。

严静表示,近年来,浙江重症医学攀登医学高峰、树立行业标杆,不断加强基层同质化建设,在县域级基层医院的重症医学专科建设、人才培养方面呕心沥血,进而推动学科规范管理,提升临床救治效率。疫情期间,他每年都会率省内重症领域的带头人和青年骨干,每半个月下沉到当地医院查房、病例讲解,并根据当地需求,针对性地邀请基层医务人员参与3至4个月的短期进修“专攻项目”,开展ECMO、血流动力学监测、重症超声等技术培训,并且与浙江省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积极参与援疆工作,举办多场学术会议、技能培训活动。

他同时提到,2017年,中华医学会还设立“中华医学会基层卫生人才培养千人计划”,重症医学分会积极参与、配合,扎实开展各项工作,专门针对一些偏远地区,如新疆、西藏、贵州等地给予特别支持,走进江西南昌、新疆喀什、山西吕梁、宁夏银川,推动西部地区、基层地区、贫困地区重症医学科学发展和人才培养。严静连续六年带领浙江医院“组团式”援建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以“以院包科”的形式将重症核心技术推广到边疆,在助力健康扶贫、培养中西部地区基层卫生人才、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方面也取得明显成效。

浙江是中国重症医学的新高地,严静介绍,“5C培训”举办至今,在浙江共开展了8期,其中杭州有4期,均由浙江医院承办。总共140期的培训中,浙江医院重症医学科作为中国重症超声浙江培训基地,机械通气、血流动力学监测、CRRT临床培训中心,浙江医院重症医学专家参与了每一期的授课与技能培训。为“5C培训”项目的规范化开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万里春光百业昌,神州无处不留芳。展望未来,“5C项目”将迈出更为坚实的人才培养脚步,努力推动临床实践进步,不断为中国重症医学科的发展积蓄能量,带领重症人再接再厉,团结协作,将更多的危重患者从死亡边缘救治成功,为更多复杂、重大手术的术后保驾护航,以最好风貌和昂扬的斗志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来源:都市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