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资讯 > 健康教育

20岁女大学生总是忍不住割手腕,最终……

作者: 社会发展部  阅读次数: 2920 发布时间: 2021-11-02

刚刚过去的周日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2021年主题为“青春之心灵 青春之少年”,这几天,多位青少年走进浙江医院精神卫生科副主任(主持工作)吴万振副主任医师的诊间,“相对而言,这几年整个社会对青少年精神疾病的认知有所提高,也有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在家长的陪伴下走进精神卫生科,这毫无疑问可以帮助青少年面对精神疾患并且尽早干预。”

忍不住自残,走出阴霾有多难?

 

20岁的花季少女小玲(化名),正在上大学。半年多前,她出现反复性的情绪低落、多思多虑、数月的失眠。小玲的妈妈感觉到女儿从年初开始,情绪容易波动,容易发脾气,常常说自己睡不好,一点小事,都会让她反复思虑,更让妈妈担心的是小玲反复思考自杀。小玲是家里的独生女儿,这样的变化让妈妈非常紧张。“不能拖了,一定要寻求专业的帮助,我女儿生病了!”小玲妈妈带着小玲找到了吴万振。

小玲妈妈忧虑地诉说着小玲的病情,就诊前一周,小玲在学校受到同学的刺激,感到很难过,痛哭后觉得活着没意思,还不如死了算了,并且出现了自伤行为。“她之前也有过割手腕,动不动就唉声叹气的,时不时跟我说活着没意思,我真的很担心她。”小玲妈妈说。

吴万振听了小玲和妈妈对病情的叙述,又给小玲做了相关的量表。“心理测试提示中度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病性,患者还是有比较明显的抑郁、焦虑等症状,需要进行规范的药物治疗。”一方面,吴万振耐心听取小玲的叙述,对她进行心理疏导,另外一方面,辅以药物治疗。

如今,距离第一次小玲就诊已经过去了近半年,小玲病情稳定,能够正常的生活,小玲妈妈每次都按照约定的时间带小玲复诊,同时陪伴小玲度过这段阴霾。

“患者治疗后恢复良好,这主要取决于三方面的因素,首先药物起到了比较小的效果,其次,患者的母亲非常重视患者的病情,药物管理到位,给了患者非常大的支持,最后,外部不良刺激因素降到最低,学校非常重视,避免校园霸凌,给患者营造了宽松的氛围。”吴万振说。

关注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儿童青少年群体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的生力军,代表着希望和未来。同时,儿童青少年期也是一个“暴风骤雨”的阶段。很多精神健康问题就始于儿童青少年期,大约有一半的精神健康问题在15岁之前就会暴露,四分之三的精神障碍患者第一次出现精神症状是在24岁之前。因此,儿童青少年期是我们倡导全生命周期心理保健的重要时间节点。

但是,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形势不容乐观。WHO数据显示2015年全球有多达10亿儿童遭受身体、心理或性暴力;自杀是15至19岁青少年死亡的五大原因之一,是15-29岁年轻人死亡的第二大原因。我国17岁以下的3.4亿儿童和青少年中约3000万人受到情绪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困扰。近年来,我国未成年人精神专科和综合医院心理科门诊人数逐年递增,呈显著上升趋势。青少年的精神健康问题不仅影响到青少年自身的健康、学业、社交能力和发展潜能,还会迁延至成年甚至终身,最终会影响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进程,给个体、家庭、社会带来全面且深远的影响。

积极观察,多陪伴多沟通

 

吴万振表示,儿童青少年期,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该积极观察孩子,多陪伴多沟通,再努力从各种蛛丝马迹来判断孩子是否可能存在某些心理问题。

精神疾病症状的临床表现是非常多样化的,一般会将它们归纳为三类,分别是生物学、情绪以及行为。

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孩子可能会出现睡眠不良、饮食障碍等问题。而在情绪方面,孩子则可能会表现出状态低迷、学习成绩下滑、厌学乃至紧张焦虑的症状。另外,行为层面的症状主要是一些过激举动,包括情绪波动大、多冲动行为等。需强调的是,这些现象并不意味着孩子就一定患有精神疾病,而是说一旦发现相关症状,家长应当首先寻求专业上的帮助,避免因一时的忽视酿成悲剧。

此外,学校的老师也是孩子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角色,如果发现学生在校期间出现上述问题,就应该积极采取措施,包括寻求专业帮助、联系家长等。发现得越早,治疗效果就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