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 媒体宣传

老有所养、老有所医,平湖一院医共体探索医养结合新模式

作者: 宣传统战部  阅读次数: 5708 发布时间: 2020-04-30

4月22日上午,来自浙江医院康复中心的主任林坚教授走进平湖新埭镇中心卫生院,给住在医养结合病区的长者们检查身体。“省里来医生查房,还这么耐心地询问身体状况,之前连想都不敢想。”彭照龙的母亲已经97岁高龄,前天刚入住新埭镇中心卫生院的医养结合病区,“这里的环境好,等我将来‘有点啥’,也要来这里住。”彭照龙说。

今年4月1日,新埭镇中心卫生院医养结合病区正式启用,这也是平湖市公立医疗机构首个医养结合病区。这里可以为老人提供康复护理、安宁疗护等服务,既可减轻患者家庭负担,也可缓解市级医院床位紧张的局面,是医共体模式下的一种有力探索。

 

省专家来镇卫生院查房

走进医养结合病区,映入眼帘的是干净明亮的走廊和病房,仔细看每个病房里还有单独的卫生间,氧气、暖气、电视机,独立的餐桌椅、独立阳台等设施。出于安全考虑,病房及卫生间内还安装了应急报警装置。“居家”的温馨感觉,让住在这里的老人们舒心。

4月22日上午,85岁的何金莲宝一边吃着家里小辈送来的豆角,一边悠闲地跟护工聊着天,豆角的丝丝甜意直达心底,“小辈们都要上班,我也不想拖累他们,这里有人照顾我们起居,不舒服了还能找医生,真的很好。”

3年多前,何金莲宝的腰部和腿部肌肉逐渐萎缩,用不上劲,也就不太能下地走动了,除了能自己进食,大部分日常生活都需要别人的帮助,“请过3个护工,但都做不长久,还不如这里的护工专业呢。”自从住进新埭镇中心卫生院的医养结合病区之后,何金莲宝心情变得明朗了,“住在这里比家里还要好。”

隔壁房间97岁高寿的李福宝,是新埭镇人,“已经在平湖市区的养老院住了5年了,知道家门口就有这样的设施,就赶紧转过来了。”李福宝的儿子彭照龙正好来看望老人,以前从家里到养老院要坐40分钟车,现在只要骑5分钟电瓶车就到了,彭照龙自然是来得更勤了。

上午10点多,浙江医院康复中心的主任林坚教授来给长者们一一检查身体,“要注意吞咽,避免发生呛咳的问题”、“平时多做肌肉按摩,减缓老化的进程”、“适当进行锻炼,保持身体机能”……

“真没想到,住在镇卫生院里,还能有省里的专家医生来查房指导。”彭照龙说自己已经75岁,也要考虑养老的问题了,“万一到时候也需要人照顾的话,我也要住到这里来。”

 

医共体对医养结合的探索

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能不能在一个方案里同时解决,答案恐怕就是医养结合了。为进一步完善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社区医养结合能力提升工程”被多次提起。

“从我们这些年了解的情况来看,基层卫生院的康复任务是非常重的,居家养老或者集中在小型养老社区里的老人很多,与此同时,基层卫生院的康复技术还不是很匹配这个需求。”林坚教授表示,他很认同在医共体的体制机制下,真正把技术下沉到基层卫生院服务老百姓。

记者了解到,去年平湖市共成立了3个医共体,新埭镇中心卫生院作为平湖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共体的成员医疗机构,能够享受到平湖一院的医疗资源和优势。通过平湖一院医共体在中间“牵线搭桥”,请到了省级专家每周来卫生院查房问诊。

与此同时,与普通养老机构相比,在公立医院成立医养结合病区,新埭镇中心卫生院引进了一名康复专业技师,并对目前现有人员进行了分流重组,病区由浙江医院吴爱萍副主任医师任导师,由医共体牵头医院相关专业负责人以及该院医护人员组成医疗护理小组,保障医养结合病区的每一位入住人员都能享受到最为专业的康复医疗服务。

家属可以放心的是,医院严格规范收费,所有收费项目均在医保规定范围内,同时将积极配合入住老人家属申报“长护险”项目,减轻老人子女的经济负担。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通讯员 王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