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 媒体宣传

脑血管病治疗一秒都耽误不起

作者: 宣传统战部  阅读次数: 8366 发布时间: 2019-09-09

   时报记者 潘洁 通讯员 王婷 吴婧


  上周末,第二届紫金脑血管病高峰论坛暨浙江省数理医学学会脑血管疾病精准诊治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美丽的西子湖畔举行。现场,来自全国各地的脑血管病专家齐聚一堂,秉持“协作、互动、提高、创新”的精神,聚焦脑血管病诊治的热点、难点,体现“精准”和“微创”的理念,共同探讨脑血管病诊疗的新技术、新模式、新思路、新方法。

  “时间就是大脑。”会上,浙江医院脑科中心主任、主任医师万曙特别强调,对于脑血管病来说,医患之间的信任很重要,治疗更是一秒都耽误不起,而且越快治疗,预后也越好。

  家属犹豫不决耽误治疗

  说起医患之间的信任,令万曙印象特别深的是60岁的杨先生和89岁的张先生的故事,两个人都因为房颤最终导致脑卒中,但结果却截然不同,高龄的张先生反而恢复得很好。

  杨先生今年60岁,患有房颤。不久前,他突然右半侧身体无力,无法言语,被120急救车送到了浙江医院三墩院区。

  “杨先生入院10多分钟,我们就做好了评估,明确他是缺血性卒中,准备进行溶栓。”万曙说,“他从发病到入院,仅仅2个多小时,还比较及时。”

  本以为可以很快帮助杨先生解决问题,没想到在家属签字这一环节出了岔子:和杨先生一起到达医院的几位家属正打算签字,同意马上进行治疗,没想到又来了几位家属,一开口就问“有风险吗?会有后遗症吗?”于是,几位家属讨论后,又犹豫了。

  “尽管我们医护人员一直苦口婆心地跟家属说,越早进行救治才能获得越大的收益,但家属一直犹豫不决。”万曙说。后来,家属又强烈要求转院治疗,但可惜的是,由于耽误的时间过久,等杨先生被转到另一家医院时,已经无法进行手术等治疗。最终,杨先生不得不吞下终身右半侧肢体瘫痪的苦果。

  家属配合治疗预后良好

  比起杨先生,张先生就幸运多了。同样是因为房颤导致缺血性脑卒中,甚至因为89岁高龄,加上还有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多种基础病,张先生的情况比杨先生棘手得多。

  “张先生被送过来的时候,已经处于半昏迷状态了,我们马上给他做了评估,而家属也十分信任和配合我们,因此整个过程都十分顺畅。”万曙说,“从进入医院到溶栓,仅仅20分钟,后来因为溶栓效果不好又进行手术,从上手术台到血管打通,也才花了22分钟。”

  第二天,张先生就苏醒了,也拔管了,甚至原本瘫痪的左侧手脚,情况也改善了;第三天,张先生就已经能自己抬脚运动;不久,张先生就顺利出院,不管是肢体活动还是言语,都恢复得很好。

  万曙介绍,脑卒中,俗称脑中风,作为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种疾病。其中,缺血性卒中即脑梗死,占85%。

  “脑卒中是由生活方式、环境、遗传等多种因素共同导致的疾病。它是目前导致我国人口致死致残的首要病因。”万曙说,“对于脑血管疾病患者来说,每延误5分钟,后期康复或相关治疗要延误1周以上。”

  多学科联合进行规范治疗

  对于脑卒中患者,家门口的综合性医院非常重要,能够大大缩短送医时间,从而得到获益和好的预后。去年6月28日,浙江医院三墩院区正式运营,医院进入了灵隐、三墩两院区时代。医院创新性地建立了以疾病为中心的诊疗模式,而脑科中心是重要的诊疗中心之一。

  浙江医院院长洪朝阳介绍,2018年11月4日,浙江医院脑科中心正式成立。中心以“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等神经系统相关疾病为核心,整合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神经介入和神经电生理等相关学科,采用一站式、全方位、规范化的管理理念。在万曙的带领下,建立起了一个真正做到多学科充分融合、亚专业优势互补的现代化神经病学医疗诊治中心。

  据悉,脑科中心自成立10个月来,共接诊患者2万余例,急诊1千余例,其中危重病人占50%左右。神经介入团队共完成介入诊疗量700余例,其中介入治疗数260余台,涵盖颅内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颅内外动脉狭窄等各种脑血管疾病。神经外科团队共完成手术量300余台,较往年在质和量上均有飞跃性进步。神经内科收治病人数及疑难危重病例数均创历史新高,10个月来出院人次共1300余人。

  “近一年的探索和成绩,充分证明了多学科融合的脑科中心对患者而言是高效的,不论是在门诊还是在病房,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神经介入科等科室壁垒被完全打破,多学科医生联合跟踪治疗患者,达到对脑科疾病合理化、规范化的综合治疗。”万曙说。

  帮助基层医院发展学科建设

  万曙提到,脑科中心成立后,受益的不仅仅是浙江医院三墩院区附近的居民,随着卒中团队的不断扩大,受益居民的范围也越来越广。

  作为“下沉专家”,万曙也把“三甲”医院的技术带到了平湖。他着手帮助平湖一院开展学科团队的建设,规划学科发展的蓝图,从一位坐诊查房的“下沉专家”,变成基层医院的“专属顾问”。

  他借鉴浙江医院工作理念,组建了专科微信工作群,平湖一院医共体内相关专科医生为群成员,群内对急危重症、疑难病症进行分享解析,对基层医生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解答,给予治疗建议。即便不在平湖,他的微信、电话也随时响起,为当地医生做远程业务指导,为患者答疑解惑。同时,万曙通过微信群及时了解到基层医生的各种需求,针对性地在群内推送相关科普内容,供群成员们交流学习。

  “双下沉,下沉的不只是人员和资源,更重要的是把心和情感一起下沉。从输血到造血,协助一个团队的全面优质蜕变才是‘下沉专家’的责任与担当。”万曙说。

出现这些症状要警惕

  进入秋冬季节,气温下降,人体内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使得血管收缩强烈,血压升高,容易引发脑卒中。如果出现以下任何一种症状,都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意识丧失或抽搐;一侧肢体无力或麻木;一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说话不清或理解语言困难;双眼向一侧凝视;一侧或两侧视力丧失或模糊;既往少见的严重头痛、呕吐;眩晕伴呕吐。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这些

  1.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吸烟、酗酒、长期熬夜等;

  2.控制体重,建议男性腰围控制在85厘米以下,女性在80厘米以下,体质指数BMI控制在26以下;

  3.适量运动,建议成年人(部分高龄和身体因病不适运动除外)每周至少有5天,每天30—45分钟的体力活动,如散步、广场舞、太极拳等;

  4.控制血压、血糖,定期监测;

  5.低盐低脂饮食,建议每人每日平均食盐量在6克以下,食油摄入量不宜超过25克或30克;

  6.有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偏高、动脉硬化、房颤或者有换瓣手术的患者,必须听取神经专科医生意见,坚持规律服药,切忌擅自停药或换药。

   2019年9月9日 《青年时报》 6版 专题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