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 媒体宣传

懂点急救知识真的太重要了!

作者: 宣传统战部  阅读次数: 8428 发布时间: 2019-01-21

    商报讯 (记者 陈敏娜 通讯员 王婷 吴婧)

    最近微博上有个热门话题,叫“十年对比挑战”,热门的微博留言都很有意思。但有一个现象却让医生觉得很无奈:十年前影视剧里当角色意识不清时,周边人“掐人中”急救;十年后,影视剧里依然这么演。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随着急救科普教育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市民百姓开始懂得正确急救知识,并积极运用它们。

    昨天(1月20日)是全国各地急救中心倡议的“120-国家急救日”,浙江医院联合杭州市急救中心,共同举办了“120全国急救宣传日急救科普大讲堂公益活动”。

    “分秒必争,执责生命”

    120位市民现场学习急救知识

    昨天一早,这场以“分秒必争,执责生命”为主题的急救科普公益系列活动便在浙江医院三墩院区拉开了帷幕。

    活动的重头戏,便是浙江医院医疗专家与杭州市急救中心培训导师及部分志愿者组成的专业团队,为120位市民开展了“120-国家急救日倡议活动暨急救科普大讲堂公益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如何正确拨打120急救电话,在等待救援前应该做些什么,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紧急情况该如何处理,正确应对中风、晕厥、气道异物、心脏骤停等危急情况,避免导致二次伤害等急救知识。

    “呼救—放平四肢—判断脉搏—心脏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医护人员用简单易懂地解说,耐心地给7岁的鑫鑫(化名)演示着心肺复苏的标准步骤。

鑫鑫妈妈说,他们住在凤起路周边,前两天看到浙江医院的官方微信公众号预告,得知周末有这个活动,想让孩子从小就能懂一点急救的常识,一早就坐着地铁过来,“从市中心过来地铁半个小时,很方便。”

    在模拟操作中,每位学员都体验了如何进行心肺复苏,当有些学员动作不标准或遗漏步骤时,医护人员会立刻指正。一旁的学员看着鑫鑫的动作,对他的表现纷纷夸赞,“做得比一些大人还要好!”

    在现场,还有一对抱着一岁孩子来听癫痫急救知识讲座的小夫妻,孩子的父亲说,女儿患有癫痫,“听说浙江医院今天有关于癫痫的讲座,还是大专家来讲,我们特地过来学习下癫痫发作时相关急救的知识。”在整个讲座过程中,他们做足了笔记,并在讲座后留了联系方式,希望以后有此类讲座能够继续参与。

    妻子倒地不省人事

    丈夫在120指导下为她胸外按压

     懂点急救知识有多重要,西湖区三墩居民汪先生的感触最为深刻。

    他有个幸福的小家庭,女儿12岁,儿子2岁多,妻子看似身体不错,也从未遇到过健康威胁,直到1月6日那个晚上。

    当天傍晚,一家人外出聚餐,晚上回家后,妻子脱了外套准备洗澡,毫无预兆地,她就躺倒在地上,汪先生急忙上前,却发现她心跳似乎停了,他第一时间拨打了120急救电话。

电话中,接线员得知已有心跳骤停情况后,立即指导汪先生为妻子做起了胸外按压。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妻子依然没有动静,汪先生尽管内心焦急却也不敢有任何放松。

    很快,120急救车呼啸而至,急救人员抵达现场,接管了抢救工作,并将汪太太送至最近的浙江医院三墩院区。

    从拨打120急救电话到进入医院抢救室,大约20分钟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浙江医院急诊、心内科、ICU、麻醉等科室迅速被动员起来,各科主任在家接到电话后,第一时间赶到医院,加入了抢救队伍中。

    该院心内科汤益民副主任医师回忆,当时情况颇为危急,汪太太送到医院没多久就上了ECMO(体外膜肺氧合),经过详细诊断,她被确诊为川崎病。

    “这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小儿疾病,高发于5岁以下儿童,一般及时得到救治,后期的预后很好,生存率也高。但是,即使治疗成功了,也会导致心脏动脉扩张,后期的血栓类毛病发作几率大大增加。”

    汤益民说,幸亏汪先生能够在120的电话指导下,及时为妻子胸外按压,实施心肺复苏术,为后期的抢救成功打下了良好基础。如今,汪太太已撤掉了ECMO,恢复良好,不日即可转入普通病房了。

    他强调,任何心脏类疾病,救治每耽误1分钟,后期的生存希望就会减少50%。他也借此呼吁,希望能将正确掌握急救知识的教育培训引入更多的校园,急救培训应从娃娃抓起。

    急救并非医院专利

    真正懂急救技能的百姓不足0.1%

    然而,大家都熟知急救电话120,但是如何正确拨打120急救电话,等待救援前我们该做些什么,这些很多人都不了解。错误的呼救方式可能导致急救延迟、病情加重或者浪费急救资源。

    在昨天的活动现场,杭州市急救中心公布了2018年杭州院前急救疾病谱:去年全年,杭州市急救中心一共对73057人进行救治,其中创伤性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中毒、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排名靠前。

    杭州市急救中心工作人员表示,这些年杭州市院前心脏骤停的复苏率在不断提高,最高达到了16.7%,而全国的平均水平仅2%。

    值得注意的是,急救并非医院专利,真正的急救是从医院以外开始的;急救技能或许在平时不常用到,但一旦用到就能在第一时间拯救生命。但是,真正懂急救技能的老百姓不到0.1%,普通民众的急救知识匮乏,严峻形势。

    为此,浙江医院和杭州市急救中心紧密合作,开展座谈,围绕如何缩短院前急救时间、提高院内抢救成功率,提升老百姓正确家庭急救和呼救能力等几方面,共建急救体系,解决当前社会初级救护培训最紧迫的问题。

    市急救中心主任张军根表示,有效的疾病救治取决于三个方面,第一是患者能否实施自救,或者目击者能否给予帮助;第二是能否及时拨打120,得到救护车上急救专业人员的救治;第三是能否尽早得到医院内医务人员的专业救治。医院和急救中心共同建立相应的急救体系,目的就是为了让这三个环在生命的链条上连接得更加顺畅,普及相应的急救知识和技能,让更多患者得到更加及时有效的救治。

    急救水平的提高,一是靠布局合理的急救医疗设施以及急救人员,另外就是靠普通人尽可能掌握科学的急救方法。

    每年开展300多场健康公益活动

    为市民百姓上一个“生命险”

    浙江医院党委书记严静介绍,医院三墩院区自去年6月28日投入运营后,门急诊量日益攀升,截至去年12月底,短短半年间,门急诊量累计近30万人次,急诊科平均每天接诊量超过200人次,半年时间,共接治超3万名急诊患者,抢救5000余名,成功救治电击伤、脾破裂、多发伤、脑动脉瘤破裂、心脏骤停、重大创伤、严重心血管疾病、休克、感染、呼吸衰竭等各类危重病人600余例,抢救成功率接近100%。

    医院的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等与急救密切相关的中心科室,均由医护人员24小时值班,在各种病情发生后,以最短的时间内介入抢救治疗,已挽回了千余生命。

与此同时,浙江医院也一直致力于社会公益工作,灵隐、三墩两院区全年开展300多场健康公益活动。

    以去年11月20日为例,医院开展了急救知识科普宣传月暨“中国1120心梗救治日”急救知识及技能培训活动,整合多科室资源,立足大城北、面向全杭州推出急救科普知识大餐,一个月内,开展了十余次大型义诊、社区讲座、急救知识讲座、急救技能培训等,吸引了十余家单位、数十个社区参与其中,近万人受益。

    严静表示,在新医改背景下,一方面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提高急救转运体系和救治能力,不仅要推动我国急诊医学整体水平提高,更好地完成各种急危重症救治任务,更要全面展开急救知识技能的普及,让更多的老百姓实实在在的受益,为自己、为家人、为亲友的生活上一个“生命险”。

    《每日商报》 2019年1月21日 7版 浙江医院·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