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 媒体宣传

立遗嘱前 不少老人选择先“考试”

作者: 宣传统战部  阅读次数: 6541 发布时间: 2018-08-31

    本报记者 徐小翔 通讯员 郭俊 吴玲珑
  “我父亲想去公证处立遗嘱,请问下,这能做认知能力评估吗?”最近,浙江医院灵隐院区精神卫生科每天都能接到三四个来咨询老年人认知能力评估相关检测事宜的电话,其中,大多数都是因公证处立遗嘱所需。

  在诊间里,浙江医院精神卫生科王志轩医师问一位老人:“邹震名(音),我是韩原竹(音)吗?”邹震名是一位66岁的老年痴呆症患者,患病已6年,韩原竹是他的妻子。他抬起眼睛,看了王志轩一会儿说:“不,你不是。”王志轩拿出一份测试题,一边念一边让患者作答……

  “像邹大爷这样来做认知能力测试的老人多起来了。”王志轩告诉记者。

  是否有能力立遗嘱 先做认知功能测试

  浙江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刘小利表示,2%—10%的痴呆在65岁之前开始。而在65岁后,每隔5年,患病率增加1倍。85岁以上的老人患病率高达48%。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速,中国的老年痴呆患者将会越来越多。

  “其实大多数来做测试的老人,都没有患上老年痴呆症,或者程度比较轻。”王志轩告诉记者,“有的还是家属带过来做的,原因都是因为要去公证处立遗嘱。”

  随着社会的发展,老年人的思想越来越开明,立遗嘱已不再是中国老人讳莫如深的话题。在门诊中,就有不少老年人要求鉴定是否有能力立遗嘱。“其实鉴定老人能不能立遗嘱的决定性因素是神志是否清楚,有无明确的认知障碍。”

  那么何为认知功能?又如何对其进行评估?

  浙江医院精神卫生科吴万振副主任医师说, 认知是人脑接受外界信息,经过加工处理,转换成内在的心理活动,从而获取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它包括记忆、语言、视空间、执行、计算和理解判断等方面。认知障碍是指上述几项认知功能中的一项或多项受损,并影响个体的日常或社会能力。

  认知功能是否存在障碍,临床中主要通过神经心理测验进行评定,最简单的临床筛查量表有mini-cog、画钟试验等,其次是协助诊断的筛查量表(有简明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等;除此之外,还需要对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能力,社会功能进行评定,以评估其认知能力对社会功能的影响程度。

  临床医师参考上述结果,结合诊断标准,对老年人认知功能进行判断,来确定是否具有立遗嘱的能力。如存在纠纷等特殊情况,需要走法律程序的则需要去有资质的机构进行精神司法鉴定。

  出现认知障碍早期症状

  需到医院就诊

  王志轩说,认知障碍按严重程度分为轻度认知障碍和痴呆。在65岁及以上人群中,轻度认知障碍患病率为10%—20%,痴呆患病率为5.56%。

  认知障碍早期症状包括:记忆力明显减退、完成日常家务变得困难、语言障碍、搞不清时间地点、判断力下降、抽象思维能力障碍、常用物品放错地方、行为及情绪改变、性格明显改变、对日常生活不感兴趣等。王志轩表示,如果认为自己或亲人存在认知障碍的早期表现,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

  “在门诊中,还会遇到一些年轻人来做认知障碍测试,有个二十几岁的小伙子,觉得自己记忆力减退得很厉害。”王志轩说,其实像这种情况往往可能是外部环境压力或情绪焦虑所造成的,与老年性的认知障碍是不一样的,没有必要特别惶恐,学会释放压力,缓解情绪才是正确的处理方式。

    《浙江老年报》8月14日 13版 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