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 媒体宣传

走路不稳,以为是痛风的老毛病又犯了,结果是脑淤血在“作祟”

作者: 宣传统战部  阅读次数: 7235 发布时间: 2018-07-20

商报讯 (记者 陈敏娜 通讯员 吴玲珑 郭俊) 家住丁桥的周大爷痛风10余年了,最近半年走路不稳、反应迟钝,且休息后丝毫未见好转。他以为是痛风又发作了,跑了好几家医院看病吃药,情况没有改善。难道是帕金森综合征?

不放心的家人把他送到了浙江医院三墩院区,经详细检查后确诊,周大爷得的其实是一种被称为“沉默”的脑出血的疾病——慢性硬膜下血肿,位置在右侧,出血量已达100CC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常常发生在老年人身上,很多没有头部外伤或者仅有轻微头部外伤史的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到医院确诊后,往往已经处于脑疝前期,需要急诊手术。”浙江医院神经外科主任沈峥主任医师说,周大爷就属于这种情况,由于之前一段时间,把脑淤血当成痛风来治,病情被耽误了一段时间。

入院时,周大爷的颅脑CT显示,右侧额顶颞部颅板下见新月形稍高密度影,最宽处直径约2.9cm,临近脑组织及右侧脑室受压,中线结构轻度向左侧移位。当时周大爷的脑出血量达100CC,再耽误下去,可能导致严重后果,比如陷入晕迷等等。

周大爷需要立即进行手术,随即,他紧急转院至浙江医院灵隐院区,当天下午医院神经外科孙虎副主任医师操刀为他做了内镜辅助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以往手术需要排期,但转院下午就做手术,这让周大爷儿子很是惊讶:“一刻都没有耽搁,速度真的太快了。”

说起来,这其实得益于浙江医院深化“最多跑一次”医疗改革的多项举措。浙江医院信息中心主任费科锋说,医院新近推出云技术支撑的多法人架构,使医联体医院之间信息系统一体化,实现医疗服务过程跨机构协同,支持多院区间预约、检查、检验、床位资源共享,患者就诊信息互连互通。正是基于此,周大爷的手术才能进行得如此及时高效。

术后第二天一早,下夜班的主刀医生孙虎还亲自将周大爷送去做颅脑CT复查,再加上术前术后的亲切关怀,病房里医生护士的温暖体贴,这些都让家属感怀在心。周大爷恢复情况良好,头晕、头痛明显减轻,手脚也较从前灵活了许多,目前已经出院。家属高兴之余也感动医护人员的细心护理,特地送了一面锦旗到医院。

沈峥说,慢性硬膜下血肿之所以被称为“沉默”的脑出血,是因为它具有外伤史轻微或不明确、潜伏期长等等特点。

“一般来说,中青年患者常有明确的中度、重度脑外伤史,而老年患者多只有轻微的头部外伤史,如坐车时急刹车引起的头部晃动,或睡梦中头撞及墙体硬物等。由于当时未引起注意或因记忆障碍而遗忘,部分患者甚至否认有外伤史;不仅如此,它的潜伏期很长,老年人外伤后至出现症状多数在3个月以上,而中青年患者多在数天至数周则出现状。由于病情发展缓慢、潜伏期长,更增加了患者及家属对外伤史的遗忘。”

此外,老年性慢性硬膜下血肿首发和主要症状是精神症状,如痴呆、人格改变、记忆障碍、定向力、判断力和自知力丧失等。因此,如老年人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痴呆、淡漠、反应迟钝等精神症状,以及偏瘫、失语和癫痫等情况时,需要及时就医,排查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可能。

    20180720《每日商报》10版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