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 媒体宣传

浙江援非医生把“仁术”留在了马里

作者: 宣传统战部  阅读次数: 7193 发布时间: 2017-08-16

近日,中国第24批援马里医疗队队长、浙江医院副院长宋柏杉带领医疗队全体成员,完成两年援外医疗任务,回到家乡。

1968年开始,浙江省承担了援马里医疗队的选派任务。在长达半个世纪的卫生援助工作中,我省倾注了几代医务工作者的汗水和心血。

在异国他乡为遇难同胞缝合伤口

两年前,宋柏杉带队的中国第24批援马里医疗队到达马里首都巴马科的马里医院,一行共27名医务人员、2名翻译、2名厨师。

2015年11月20日,巴马科丽笙酒店发生震惊世界的恐怖袭击事件,这是马里首都第一次遭遇这样的恐怖袭击。当天清晨6点半,2名恐怖分子冲进丽笙酒店,对住客和员工扫射,劫持170人,其中有3名中国铁路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的员工失联。

消息传到马里医院,正在上班的医疗队队员们立刻取消了一切外出,并做好群体性外伤的救治准备。宋柏杉打电话给中国驻马里大使馆,表示随时听从调遣。

上午10点多,医疗队接到大使馆指令,立即组建了救援小组跟随大使馆的人质救援小组,一起前往人质救援安置中心。

下午5点,宋柏杉带了一名外科医生,与获救的中国铁建员工一起来到附近医院太平间找人。眼前的景象,让宋柏杉十分震惊。“作为外科医生,这种血肉模糊的场面见惯了,生离死别也见惯了。但那天我的心情非常沉重,身体非常累,回去后直到次日凌晨2点多也没睡着,脑袋里全是血腥恐怖的画面:所有的尸体丢在地上,有的脸上还有踩过的脚印……”

在太平间里,宋柏杉找到了失联的3名同胞的遗体。三天后,他和另外两个外科医生缝合了遗体上的弹孔,并做好冷冻存放等善后事宜。

“嫁接”国内医院的管理制度

跟国内不一样,马里实行医药彻底分家制度,医生只负责看病,病人拿着处方去外面药店买药。往往是病人送到医院抢救,要做手术了,手套、纱布、消毒药水、缝针、缝线、注射器等还要去外面药店购买。

医疗队对这种运作模式非常不解,如果病人生重病还让他去药店买药,一来一去至少半个小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宋柏杉出面跟马里医院协调,包括医疗队找药店老板给他们供应药物器材。目前,这个问题基本解决了,该院已建立稳定的医疗耗材供销渠道。

作为浙江医院原医疗安全管理的负责人,宋柏杉发现马里当地医院存在很多安全隐患。比如在国内医院,外科手术要求医生在切开患者皮肤前,所有上台的纱布、手术器械必须全部清点;手术结束缝合皮肤前也必须清点。

但是,马里当地医院手术使用的都是很普通的纱布。按照国内的标准,在胸腔、腹腔以及深部组织的手术中,这些普通纱布根本不允许使用。因为它们沾上血之后,往往萎缩得只剩一点点,容易遗漏在患者的身体里。马里很多医院每年都会发生好几起这样的纱布遗漏事件。

对此,宋柏杉就把国内医院成熟的制度流程复制到马里医院,并从国内采购了一批医用纱布。为了防止纱布遗漏在患者体内事件的发生,他将四五块纱布做成小毛巾一样的纱布垫,里面放置铅丝。一旦清点后发现数量不对,还可以通过透视拍片找到。这一“发明”,深受当地医生的欢迎。

《青年时报》2017年8月16日 A07版:本地新闻